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环境 Hospital about us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又名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成立于1990年,现有三个院区,分别为院本部、二化分院、屏山分院及体检中心。医院总占地面积76亩,现开放床位757张,年门诊量140万,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精神文明单位,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平安医院,各级医保定点医院,国家康复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重点专科与学科,康复科、脾胃科、颈椎病、肾病科、肛肠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心衰专病、脑病科、呼吸科、妇产科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医骨伤病学专业是福建省211工程唯一的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体检中心,血液净化科、中医皮肤科居福建省领先水平。泌尿、神经外科、乳腺、甲状腺、眼耳鼻咽喉、断指再植、老年医学、医学美容、介入及超声等专业优势明显。福建中医药研究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肿瘤研究所、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白内障近视研究所挂靠我院,并附设有正清司法鉴定所(亲子鉴定)。独创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会诊平台,荟聚名中医智慧,为患者排忧解难。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贯彻“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近三年来中标各类科研课题12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4项。有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作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13个临床教研室、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与美国雪兰多大学、德国麦茵茨大学、台湾元培科技大学等海内外十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接收近百名台湾等东南亚地区的见、实习生临床教学任务,在学术上形成立足海峡西岸,辐射东南亚的良好态势。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一所年轻的省级医院,二院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摆在首位,坚持“小综合、大学科”的办院方向,走名医、名科、名院之路,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医院秉承“中医水平居前沿,现代技术全面推进,中西兼容”的战略,旨在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优质医疗服务。今天,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正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朝着建设一流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而努力奋斗。

【详情】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2014“精彩一课”教学竞赛

为了提高我院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我院于8月12日下午,在八楼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彩一课”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科教科主办,邀请了分管副院长吴斌、及中内、中外、西内、儿科、骨伤科等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委。参赛选手由各教研室内部筛选择优参加。参赛的夫妻档选手张加芳与陈冬梅老师的情况也成为了本次比赛人们议论的场外花絮,而陈冬梅在比赛中更是勇夺头筹。 此次比赛主要是以课件结合板书的形式开展,每位选手参赛时间为10分钟,评比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现场效果。本次比赛在方法手段方面注重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提倡启发性和富有趣味性,营造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氛围。选手们在短时间内展现上课技巧、完成设定内容更加考验了参赛者的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儿科学教研室的陈冬梅;二等奖2名:西医内科学教研室的张鹏声、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的翁剑飞;三等奖3名:妇科学教研室的汪敏华、临床护理学教研室的李淑媛、妇科学教研室的邓勇。评委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参赛选手也纷纷表示,通过本轮比赛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本次教学竞赛,为我院临床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参赛者在竞赛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使医院的教学工作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真正做到医教相辅,教学相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包皮套扎术后常见并发症
李青
回答: 包皮套扎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疼痛、水肿、瘢痕增生等。包皮套扎术是常见的包皮环切手术方式,术后需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1、切口出血 切口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可能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活动过度有关。表现为切口渗血或局部血肿形成。轻微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出血较多时需及时就医处理。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2、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3-5天,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局部卫生状况差有关。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增多、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轻度感染可通过加强局部消毒处理,严重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3、疼痛 术后疼痛多为轻度至中度,可持续2-3天。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可减轻不适感。 4、水肿 术后水肿多发生在术后1-2周内,表现为包皮局部肿胀。可能与淋巴回流受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严重水肿需就医处理。术后适当抬高阴茎,避免长时间站立可减轻水肿。 5、瘢痕增生 瘢痕增生多发生在术后1-3个月,表现为切口处瘢痕组织过度生长。可能与个体瘢痕体质、切口张力过大有关。轻度瘢痕可自行软化,明显瘢痕增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等药物治疗。 包皮套扎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1个月。穿着宽松内裤减少摩擦,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如出现发热、剧烈疼痛、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术后1周、1个月需按时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