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正骨医院

骨伤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伤科是泉州市正骨医院成立最早的科室。也是至今为止泉州市正骨医院的龙头科室,已成功通过验收并成为“泉州市重点骨伤专科”,目前还是“福建省重点骨伤专科”及“全国农村特色专科”的建设单位。承担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和泉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各一项。
  骨伤科共开放病床60张,并独立成立一个门诊治疗室。下设骨伤科、软伤科及整复科三个科室,骨伤科以泉州正骨手法与微创骨伤疗法为特色疗法系统治疗四肢骨干、关节或近关节骨折,软伤科以医武结合的软伤手法治疗各种疑难软伤杂症,整复科主要处理门诊需要整复的各种骨伤疾病。而骨伤科科室又系三个科室中的基础科室与重点科室。在建科中科室始终坚持“以微创理念为指导,创新型骨科之路“为发展的指导思想。40余年来,不断的开拓创新,在继承以”庄子琛“为代表的民间名武术师所创建的医武结合的独特正骨手法的基础上,顺应世界外科发展趋势,引进并创新了一系列新型骨折微创疗法,研制出多种经皮复位器械,提出及整理了介于传统手法复位及现代切开复位的另一种复位体系??经皮器械复位法,有效地解决了广大患者的骨伤疾患。
  骨伤科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以坚强的技术力量为后盾,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在不违反治疗原则及影响治疗疗效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广大骨伤患者的治疗需求。而且各种疗法都以“微创甚至无创” 的原则设计,包括病房环境及护理设施等,处处都体现出“绿色骨伤疗法”的特点。目前该科室关于四肢创伤性骨折所设计的“闭合复位经皮钳夹疗法、闭合复位经皮髓内固定疗法、闭合复位经皮各型支架固定疗法”等微创系列所治疗的患者规模居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骨伤科设立出“锁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跟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臂骨折”六个专病专人负责组,并对六个专病进行了全程的质量管理控制,使每个接受治疗的患者都能够在短期了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并皆能在4个月内微创取除二次内固定物(手术植入与取出皆无需手术切口疤痕,仅有点状疤痕存留),大大缩短了患者疗程,保证了专病的疗效,取得了不菲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获得了医疗、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当地新闻媒体上曾多次对该科进行相关的专题报道。
  骨伤科还拥有强大的专家组力量的支持,与该科长期联系的名院名医遍布全国,如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孟和教授、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等等,只要患者有邀请专家的需求,皆能以最快捷的方式帮忙联系并解决其需求。
  骨伤科仍在发展中,仍在不断地总结及收集完整的病例资料,使整个技术的创新得到持续性的发展,随着整个新微创骨折治疗技术理论系统的逐渐清晰化,目前骨伤科已整理出较系统的理论文字资料,先后于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现正筹备配合全院进行相关专著的编写。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座谈会在泉州顺利召开

2014年8月15日全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座谈会在泉州召开,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陈端生处长、黄昱副处长出席会议现场。会议初始,由我院杨建兰副院长代表省厅做福建省卫计委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阶段性总结,紧接着省康复医院、沙县、福安、浦城、上杭、平潭县中医院做工作进展及要求汇报,各家医院都对该项目的实施表示支持,并对我院负责实施、开发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上陈端生处长对我院软件的特色及价值给予肯定,并提出以下几点希冀:第一,希望各家试点单位同舟共济,把好事做好,好事好好做,共同改进及完善软件;第二,希望各家医院信息科人员熟练掌握软件功能,共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希望我院加强实施、维护能力,通过远程服务及时解决各家医院问题。 本次会议还讨论决定了项目今后运营模式及软件收费原则。在省厅及各家医院的共同支持下,相信我院信息化项目能越做越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