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正骨医院

上肢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伤科是我院一级学科,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名科、全国农村特色专科、福建省重点骨伤专科及泉州市骨伤重点专科,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泉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多项。目前科室共开放床位100张,下设上肢科、下肢一科、下肢二科及整复科四个二级科室。以“泉州正骨手法”与“微创骨伤疗法”为特色疗法,“以微创理念为指导,创新型骨科之路“为发展的指导思想,系统治疗四肢骨干、关节或近关节骨折。目前该科室关于四肢创伤性骨折所设计的“闭合复位经皮钳夹疗法、闭合复位经皮髓内固定疗法、闭合复位经皮各型支架固定疗法”等微创系列所治疗的患者规模居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科室长期与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建立院际合作关系,具备了强大的专家支持力量。

上肢科是骨伤科在“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方向上进一步细化出来的骨伤专科。科室在“中西医结合骨科思想”的引领下,不但继承与发扬骨伤整复手法,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等传统治疗手段,而且积极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骨折固定理念及技术,更是结合上肢科及下肢一科所在的疾病谱内的骨关节创伤特点,成熟地开展了微创骨科疗法的应用,实现了不开刀也能做手术,手术无切口的骨科微创技术,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并使每位患者获得最满意的疗效。

上肢科共开放床位35张,疾病范围包括骨干骨折、关节内骨折、骨缺损、骨不连、骨畸形愈合、关节僵硬等上肢创伤。科室治疗特色与方法有:1.传统特色整复手法闭合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上肢各部位骨折、脱位;2.各种自制药治疗上肢各部位骨折脱位、骨不连、骨感染;3.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新鲜性或陈旧性锁骨骨干骨折、尺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掌指骨骨折等;4.闭合复位经皮螺钉(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腕舟骨骨折等;5.闭合复位经皮钢板螺丝钉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肱骨骨折等;6.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脱位、肱骨远端骨折脱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尺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严重粉碎等关节内骨折脱位。7.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骨折。8.采用肩、肘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脱位、肘关节骨折脱位等。

住院地点:住院部8楼

科室门诊时间与地点:周三综合楼2楼复诊室,其余时间综合楼2楼骨伤科诊室

科室技术顾问:孟和教授、王和鸣教授

一级医疗学科带头人:李铭雄

医疗学科带头人:郭颖彬

科室电话:0595-22576422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座谈会在泉州顺利召开

2014年8月15日全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座谈会在泉州召开,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陈端生处长、黄昱副处长出席会议现场。会议初始,由我院杨建兰副院长代表省厅做福建省卫计委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阶段性总结,紧接着省康复医院、沙县、福安、浦城、上杭、平潭县中医院做工作进展及要求汇报,各家医院都对该项目的实施表示支持,并对我院负责实施、开发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上陈端生处长对我院软件的特色及价值给予肯定,并提出以下几点希冀:第一,希望各家试点单位同舟共济,把好事做好,好事好好做,共同改进及完善软件;第二,希望各家医院信息科人员熟练掌握软件功能,共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希望我院加强实施、维护能力,通过远程服务及时解决各家医院问题。 本次会议还讨论决定了项目今后运营模式及软件收费原则。在省厅及各家医院的共同支持下,相信我院信息化项目能越做越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