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是厦门市级重点学科,在闽西南地区甚至全省享有较高声誉,目前负责总院,杏林分院、翔安分院、思明分院及7个社区的心血管疾病的宣传、预防和治疗。心内科年门诊量达6万人次,病房床位71张,拥有各种功能不同的病房,如冠心病监护室、优质病房等,其中优质病床27张,为全市最多,可以满足各种病情及不同人群的需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肾内科承办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2014年4月26号,“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在厦门市白鹭洲大酒店举行,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燕林教授主持讨论会。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创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CPC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临床报告、病理报告、临床和病理讲座、主持人总结。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使与会者从中学到正确分析病例的方法;反之,也可以通过回顾性地分析、讨论,找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或汲取有益的教训,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讨论会又常是学术争鸣的场所。通过讨论常能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或新线索,促进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在全市第一个开展了肾脏病理检查,2009年肾内科购进了奥林巴斯高级显微镜、病理分析软件、投影仪等CPC工具,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肾脏病CPC。201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了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一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这是在福建省肾脏病学界首次举办的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临床专家、北京安贞医院谌贻璞教授和我国著名的肾脏病病理专家、北大第一医院邹万忠教授进行病例和病理点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龙岩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174医院)肾内科、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厦门市长庚医院提供了6个肾穿刺活检病例;来自厦门、龙岩、泉州、漳州的70余名医生参加了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讨论很热烈、点评非常精彩,特别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病例,引起了教授和各级医生的极大的兴趣。讨论结束后,结合各医院提供的病例,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分别作了“糖尿病肾病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膜性肾病病理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厦门长庚医院陈右明教授进行了“台湾血液透析管理与经验分享”的专题演讲。 会后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对讨论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讨论会组织的非常好,提供的病例也很好,讨论也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医生纷纷表示获益非浅,要求继续举办病理讨论会,提高闽西南地区肾脏病诊治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艾滋病检测结果单不知道怎么看,请医生解答
陈腊梅
回答: 艾滋病检测结果单通常包括HIV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等项目,需结合具体检测方法和参考值范围综合判断。主要有阴性结果、阳性结果、不确定结果、检测方法差异、复检建议等关键信息。 1、阴性结果 阴性结果表示当前样本中未检测到HIV抗体或抗原,提示可能未感染。但需注意窗口期影响,高危行为后4-12周内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在窗口期结束后复检,期间避免发生高危行为。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需经疾控中心确证试验复核,初筛阳性不代表最终确诊。确证试验采用免疫印迹法或核酸检测,若确证阳性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阳性结果可能伴随CD4细胞计数下降、病毒载量升高等实验室指标异常。 3、不确定结果 不确定结果可能因窗口期、免疫缺陷或交叉反应导致,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建议2-4周后复检,期间可补充核酸检测提高准确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干扰检测结果。 4、检测方法差异 快速检测试纸灵敏度约95-99%,适合初筛但需实验室复核。第三代检测仅查抗体,窗口期约3周;第四代联合检测抗原抗体,窗口期缩短至2周。核酸检测窗口期最短约1周,但成本较高且对操作要求严格。 5、复检建议 高危行为后6周阴性可初步排除,3个月阴性可完全排除。孕妇、免疫抑制人群等特殊群体需延长观察期。复检应选择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组合,如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提高准确性。 查看检测报告时需重点关注检测项目名称、检测值、参考范围及结论提示语。若结果异常应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咨询,避免自行解读。日常应保持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血液暴露风险。确诊患者需规范服药并定期监测CD4和病毒载量,现代抗病毒治疗可使感染者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