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腹腔镜下切除胃癌 少挨刀出血少痛苦小

时间:2013-12-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微创手术已不是什么新玩意,但是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癌、大肠癌等肿瘤的根治手术,难度就大很多,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完成。近日,第一医院成功为73岁的陈老伯实施全腔镜下胃窦癌根治术,全新的吻合技术进一步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陈阿伯因上腹部闷痛半个多月到第一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考虑到病人年纪大,手术耐受情况差,医院决定利用三角吻合技术做全腔镜下胃窦癌根治术。

  第一医院副院长、厦门市肿瘤中心主任罗琪教授说,传统的微创胃癌根治术还需要在上腹部切开一个4厘米-5厘米的口子,用来取切下来的病理组织和缝合手术的伤口,通俗地说就是把残余的胃和十二指肠拉出来缝合。这样一来手术时间会延长,术后病人恢复相对较慢,疼痛感也会增加,而且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三角吻合技术则避免了这些缺陷。罗琪说,所谓的三角吻合是一种完全在腹腔镜下应用特殊器械完成缝合的方法,无需再另外划开病人的皮肤。和传统吻合方式相比,它完全实现了腹腔镜下的吻合,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而且吻合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吻合口较大,能保证患者术后更早进食。

  陈阿伯的手术完成得很顺利,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窦印戒细胞癌,属于早期。第二天病人即可饮水、下床活动,5天后出院。

  据了解,三角吻合技术结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要求手术者具有扎实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开展此项技术,国际上也仅有日、韩、美等少数国家的医疗中心能完成。第一医院从今年2月起率先开展该手术,目前手术技术已比较成熟。

  全腹腔镜下切除胃癌 少挨刀出血少痛苦小外部链接:http://cds.xmnn.cn/demo/detail_hxw.jsp?primarykeyvalue=DOCID2%3D3578847

医院动态

更多 >

肾内科承办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2014年4月26号,“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在厦门市白鹭洲大酒店举行,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燕林教授主持讨论会。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创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CPC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临床报告、病理报告、临床和病理讲座、主持人总结。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使与会者从中学到正确分析病例的方法;反之,也可以通过回顾性地分析、讨论,找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或汲取有益的教训,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讨论会又常是学术争鸣的场所。通过讨论常能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或新线索,促进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在全市第一个开展了肾脏病理检查,2009年肾内科购进了奥林巴斯高级显微镜、病理分析软件、投影仪等CPC工具,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肾脏病CPC。201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了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一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这是在福建省肾脏病学界首次举办的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临床专家、北京安贞医院谌贻璞教授和我国著名的肾脏病病理专家、北大第一医院邹万忠教授进行病例和病理点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龙岩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174医院)肾内科、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厦门市长庚医院提供了6个肾穿刺活检病例;来自厦门、龙岩、泉州、漳州的70余名医生参加了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讨论很热烈、点评非常精彩,特别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病例,引起了教授和各级医生的极大的兴趣。讨论结束后,结合各医院提供的病例,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分别作了“糖尿病肾病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膜性肾病病理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厦门长庚医院陈右明教授进行了“台湾血液透析管理与经验分享”的专题演讲。 会后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对讨论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讨论会组织的非常好,提供的病例也很好,讨论也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医生纷纷表示获益非浅,要求继续举办病理讨论会,提高闽西南地区肾脏病诊治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