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科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血液科,病床扩大到45张。建有标准骨髓移植病房3张床。医院投资数百万元购置了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分离机、血液凝集仪、流式细胞仪、超高倍显微镜、细胞培养的全套设备。已建成无菌层流病房并投入使用。
  血液科目前已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各种组织化学检查、溶血性贫血全套检查、白血病免疫分型、各种凝血因子的定量检测、凝血酶元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Ⅲ、3P试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血清叶酸、血清VitB12测定等检查。在全省首先开展塑料包埋骨髓活检及超高倍显微镜快速检测血液病患者血、痰中的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查。同时血液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使血液科对各种常见血液病及少见、疑难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近年开展了血浆置换治疗、白细胞单采清除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单采清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单采清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新疗法。2003年3月已成功开展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使我院血液病的治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血液科还有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目前有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士1人,护理专业本科生1人,大专学历3人,有丰富的血液专科护理经验,服务周到热情、责任心强。熟练无菌层流病房及普通化疗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在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许多血液病人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肾内科承办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2014年4月26号,“第二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在厦门市白鹭洲大酒店举行,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燕林教授主持讨论会。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创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CPC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临床报告、病理报告、临床和病理讲座、主持人总结。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使与会者从中学到正确分析病例的方法;反之,也可以通过回顾性地分析、讨论,找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或汲取有益的教训,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讨论会又常是学术争鸣的场所。通过讨论常能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或新线索,促进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在全市第一个开展了肾脏病理检查,2009年肾内科购进了奥林巴斯高级显微镜、病理分析软件、投影仪等CPC工具,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肾脏病CPC。201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承办了由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一届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这是在福建省肾脏病学界首次举办的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 这次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临床专家、北京安贞医院谌贻璞教授和我国著名的肾脏病病理专家、北大第一医院邹万忠教授进行病例和病理点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龙岩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174医院)肾内科、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厦门市长庚医院提供了6个肾穿刺活检病例;来自厦门、龙岩、泉州、漳州的70余名医生参加了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会上,讨论很热烈、点评非常精彩,特别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病例,引起了教授和各级医生的极大的兴趣。讨论结束后,结合各医院提供的病例,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分别作了“糖尿病肾病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膜性肾病病理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厦门长庚医院陈右明教授进行了“台湾血液透析管理与经验分享”的专题演讲。 会后谌贻璞教授和邹万忠教授对讨论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讨论会组织的非常好,提供的病例也很好,讨论也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医生纷纷表示获益非浅,要求继续举办病理讨论会,提高闽西南地区肾脏病诊治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