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胸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自从1995年胸外科独立三级分科以来,历经7年的发展、建设,现具有编制床位47张,在编职工20余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5人。现已成为学术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
  胸外科特色诊疗:
  1、食管癌诊疗:福建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我科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上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在全国较早开展高难度的三野食管癌根治术,成功率高,提高了食管癌病人术后远期成活率,并提高了许多较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同时我们开展各种食管癌术式:不开胸食管内翻切除术、双切口、单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等。手术成功率高,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2、微创手术:胸腔镜微创胸外科手术是我科的另一特色,较早的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胸腔内良性病变手术,恶性胸水治疗。减少了胸科手术的创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手术成功率接近100%,属省内先进水平。2002年成功完成厦门市首例胸腔镜肺叶、全肺切除术,并完成厦门首例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2002年,开展了电视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取得较好疗效,填补医院空白,患者术后满意率100%。
  3、各种高难度胸外科手术:我们在高龄患者及小儿胸外科手术处理有丰富经验,开展了200多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肺、纵隔肿瘤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其中最高年龄患者85岁。诊治小儿胸外科疾病患儿多名,并成功救治1名出生31小时婴幼儿先天膈疝患儿,腹腔里的胃肠脾脏等器官,全都疝入胸腔,成功还纳。
  胸外科科研技术:
  胸外科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异源性特异性抗肿瘤基因疫苗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急性排斥反应靶向抗肿瘤自杀基因疫苗的研究”等。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在加强自身科研建设的同时,注重与外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派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胸外科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获迅速发展,目前,我科年手术量500余台,各类胸外科高难手术均能常规开展。胸外科环境优美、病房整洁舒适,护理人员热情周到、技术娴熟。病人除来自厦门及周边地市外,还有来自各个省市。在未来的岁月中,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人将继续勤奋钻研,优良服务,再接再厉,团结奋进,继续谱写绚丽的篇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1米7小伙肝受损 体重不到100斤

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石青青)27岁的小刘是乙肝携带者,近几个月来身体明显消瘦,身高173厘米还不到100斤,来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医生建议赶紧治疗,否则会引起肝衰竭。家属说,小刘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非常劳累,以为消瘦是饮食造成的,没想到却是肝的问题。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严重,需吃保肝药、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听到“肝衰竭”三个字,家属很恐惧。陈立刚医生解释,肝衰竭是指各种相关疾病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但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我们的身体器官里面,肝脏是成年人体内唯一的损伤后具有明显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有研究显示,经手术切除肝脏75%的老鼠可于3周后迅速修复到原来的重量,同样的情况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陈立刚说,只要调理好,肝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 陈立刚提醒,为了肝脏健康,需要做到“三忌”。 1.忌酗酒:大量乙醛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2.忌熬夜:每天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都是肝脏在休养生息的时刻,肝脏得不到休息就容易得肝炎。 3.忌抑郁: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