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病理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为厦门市规划重点专科,承担全院临床病理、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科研教学工作,同时担负本地区疑难病理会诊任务,成为闽南地区病理专业医疗、教学及科研中心。科室现有人员1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2人,硕士5人。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委员1人,福建省病理分会委员1人,厦门市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各1人。

科内“三室”配置完善,设施先进。建有分子病理学实验室及设备完善的组织细胞培养室,拥有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Nikon)、CO2组织细胞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进口恒温冷冻切片机(Shandon)、德国进口石腊切片机多台(Leica)、Shandon全自动脱水机、樱花全自动脱水机、Shandon自动染片机、Shandon包埋机,烤片机等。

病理科年外检工作量15000-17000例,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每年逾千例;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上万项/次;年开展体表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2万多例;承担外院病理标本检查及闽南地区疑难病例会诊;承担厦门地区医疗鉴定、司法鉴定(尸体解剖)等工作。病理质控达到国家及福建省质控标准。

科室长期以来注重新技术的引进与新业务的开发,强调科研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科室多名工作人员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课题二十余项,现在研课题近十项。现已开展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病理学先进技术,拥有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病理图像分析等生物体视学诊断手段。科室重点从事肿瘤病理诊断、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至今已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三篇),译文文摘12篇,拥有科研成果九项,分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积极参与厦门大学的教学工作,现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并开设了“诊断病理学”课程。现有厦门大学及福建医科大学在读研究多名,年接收轮转、实习、进修医师数十名。近年来科室多次承办了中华医学会及福建省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主持厦门地区的病理活动,为推动厦门地区病理学发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并为厦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医学后备人才培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1米7小伙肝受损 体重不到100斤

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石青青)27岁的小刘是乙肝携带者,近几个月来身体明显消瘦,身高173厘米还不到100斤,来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医生建议赶紧治疗,否则会引起肝衰竭。家属说,小刘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非常劳累,以为消瘦是饮食造成的,没想到却是肝的问题。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严重,需吃保肝药、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听到“肝衰竭”三个字,家属很恐惧。陈立刚医生解释,肝衰竭是指各种相关疾病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但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我们的身体器官里面,肝脏是成年人体内唯一的损伤后具有明显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有研究显示,经手术切除肝脏75%的老鼠可于3周后迅速修复到原来的重量,同样的情况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陈立刚说,只要调理好,肝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 陈立刚提醒,为了肝脏健康,需要做到“三忌”。 1.忌酗酒:大量乙醛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2.忌熬夜:每天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都是肝脏在休养生息的时刻,肝脏得不到休息就容易得肝炎。 3.忌抑郁: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