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儿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是医院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科室之一,是医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重点学科,是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力量。该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一直致力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促进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发展、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科具有国内领先的环境和硬件设施。宽敞、明亮的门诊,温馨、整洁的病房,国内领先的设备,使该科室工作人员有条件为患儿提供国内一流的服务。该科具有一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力量雄厚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专业人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有全国知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老一辈儿童少年精神病学家杨晓玲教授和王玉凤教授,有学术精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还有大批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所有工作人员都爱岗敬业,秉承医院“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努力付出,圆满完成大量工作任务。在医疗服务方面,该科面向社会,面向全国,积极开展各种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门诊诊治和住院服务工作,推出了一整套服务措施。通过这些服务措施,不仅使就诊的儿童少年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也使他们得到充分、正确、及时的治疗,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病情的患儿的需要,促进了他们的康复。具体服务项目请见下述相应内容。在科研工作方面,该科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儿童孤独症的深入系统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还承担多项国家级、部委级、市级等科研项目,并多次荣获部级、市级科技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著近300篇。由于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使该科工作人员对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使患儿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得到更先进、更充分、更积极的治疗。在教学工作方面,该科注重本科生、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等新生力量的培养,已培养了近8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带教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及研修生,为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卫生工作的广泛开展做出了贡献。该科在杨晓玲教授、王玉凤教授以及刘靖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还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合作。该科多名专家曾前往其它国家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并多次接待世界各国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专业人士参观访问,曾先后多次举办国内、国际讲习班,并与国内外相关单位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这些工作都促进了该科的学术发展和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0年于北京举办的第十九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国际会议和第六届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会议中,医院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刘靖主任医师作为大会秘书长,和该科工作人员一起,在会议组织、筹备、学术安排、征稿、论文编辑、现场工作和协调等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完成了大量工作。该科投稿和发言人数也位居国内之首,并有二十余名研究生作为志愿者为会议做出贡献。北大六院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的重点项目和服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系统研究和临床服务:由王玉凤教授领导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项目组,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认知功能、治疗、预后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使该科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在国内遥遥领先。在临床服务方面,除全面评估、准确诊断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外,该项目组还积极开展愉快有趣的感觉统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执行功能培训、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家长培训、各种心理和行为治疗、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由于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使患儿有机会得到最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儿童孤独症系统研究和临床服务:以杨晓玲教授为中心的儿童孤独症项目组,一直致力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治疗干预、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并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工作。这些工作使该科在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全面的评定,早期的诊断,各种医疗和教育干预(本院和北京市残联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已合作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家庭的支持和教育指导,应用行为分析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应用,听觉统合训练等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孤独症患儿及其家庭获益匪浅。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系统综合诊治:除上述疾病外,其它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情感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抽动障碍、进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也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帮助这些患儿摆脱病苦、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也一直是该科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多年的临床工作,严谨的学风,积极的探索,已使该科工作人员对以上障碍有了深入的认识,对以上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位居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的药物治疗,全面的心理及行为治疗,家庭的教育和指导,已使很多患儿战胜疾病,回归社会,重返校园,快乐成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科技论文写作的行为规范系列(八)

表格的写作要求 科技论文的表格是报告论文数据的有效表达方式,设计合理的表格能够简明、清晰、准确、集中地报告研究结果,是科技论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分。科技期刊大多要求在论文中使用三线表,即表格无斜线,省略行线、栏线,只有顶线、栏目线和底线。三线表必要时可增加辅助线,但无论增加多少条辅助线仍然称为三线表。三线表的组成要素通常包括表序、表题、项目栏、表体、表注等部分。 1. 表序与表题 表序是表的编号(序号),按表格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如“表1”“表2”等,并尽量放在文中首次提及的段落后面。同一篇论文中的表序要具有唯一性,不要出现一序两表或一表两序。 表题是表格的名称。与文章标题类似,表题应当简明准确的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通常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语,位于表格上方。 每个表个必须有表序与表题,它们之间留一个汉字的空格,不使用标点符号。 2. 项目栏 项目栏是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一般要放置多个栏目。栏目是栏的名称,为标识栏目信息的特征或属性的词语,用于确立表格中数据组织的逻辑关系以及栏目下数据的性质,应简洁明了。 栏目中应使用标准的缩写或符号代表专业性术语和统计学术语,其他专业术语、分组名称等缩写须在表注中说明含义。 3. 表体 表体包括表身和表文,指表格中底线以上、栏目以下的部分,涵盖表格绝大部分信息,构成表格主体。 表内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表体中同一栏各行的数据一般都在共同的栏目下,以个位数、小数点、“~”或“±”上下对齐,且有效位数应相同。 表体要力求简洁,很容易根据其他栏的数据推算出来的数据不必设立栏目。 4. 表注 表格中的内容尽管已经比较丰富,由于表达简练、排版格式要求高,有时需要对整个表格或表格中的某些内容(如缩略语、“*” 以及引用他人文献的内容)进行注释、补充。这种注释、补充性的文字就是表注,通常位于表格下方,如“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P<0.05”。< p=""> 表注可减少表体的重复。当某类信息既可以在表体中列出,又可以在表注中列出时,应考虑如何更清楚有效地报告数据。通常当P值或样本量有较多不同数值时,应新建一栏而不用表注;而当行或列的数据相同时,应使用表注。 尽管用表格报告数据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一篇论文的表格也不宜过多,要注意文字与表格的合理搭配。要以最小的篇幅提供最多的信息,同时便于读者阅读,使版面整洁美观。用文字说明更清楚时尽量不用表格,但文中应有具体数据;使用表格时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摘其要点进行描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多发性脑硬化吃什么好
何洁
回答: 多发性硬化患者可以适量吃三文鱼、西蓝花、蓝莓、燕麦、核桃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环磷酰胺片、干扰素β-1a注射液、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对维持髓鞘结构完整性有一定帮助。建议选择清蒸或低温烘烤方式烹饪,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成分。 2、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萝卜硫素和维生素K,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可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烹饪时建议快速焯水后凉拌,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物质。 3、蓝莓 蓝莓中的花青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抗炎特性可能延缓多发性硬化的疾病进展。每日适量食用新鲜蓝莓或冻干蓝莓均可获得益处。 4、燕麦 燕麦所含的β-葡聚糖可调节免疫功能,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传导。其低升糖指数特性适合作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主食选择。建议选择钢切燕麦或传统燕麦片,避免即食燕麦中添加的糖分。 5、核桃 核桃含有α-亚麻酸和褪黑素,可能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修复能力。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过剩。 二、药物 1、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期的抗炎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神经损伤。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适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加重的冲击治疗,能快速控制炎症反应。静脉给药后可能引起短暂性血糖升高和情绪波动,需在医疗机构监护下使用。 3、环磷酰胺片 环磷酰胺片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进展型多发性硬化,通过抑制异常免疫细胞增殖发挥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注意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 4、干扰素β-1a注射液 干扰素β-1a注射液是多发性硬化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可减少复发频率和病灶活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流感样症状,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 5、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 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通过激活Nrf2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适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能出现潮红、胃肠道不适等反应,建议与食物同服减轻刺激。 多发性硬化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规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可能加重症状。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评估病情。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戒烟限酒,避免可能诱发免疫异常的环境因素。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