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口腔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外周T细胞淋巴瘤内科治疗新方案被NCCN指南引用

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是21世纪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自1995年起每年制定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国际肿瘤临床实践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指南。我院内科董梅教授等发表的《Gemcitabine-based combination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被2014年NCCN淋巴瘤治疗指南引用。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成熟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其发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种族特征。在北美其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东方人中则占20%-30%。T细胞淋巴瘤各亚型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疗效和预后截然不同,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临床试验仍是首选的策略。传统治疗多采用CHOP或CHOP样方案,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疗效欠佳,长期生存率仅10%-30%,即使采用自体移植,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也仅达24%和33%。 本研究分析了26例新发或复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客观缓解率为88.5%,疾病控制率达92.3%。中位随访2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63.7%,无进展生存率为58.7%和45.9%。与既往常规采用的 CHOP或CHOP样方案相比,含有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不仅疗效高,而且耐受性良好。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含吉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结果被国际最权威NCCN指南引用,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通过此项研究也能激励我院医生更加自信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加以展示,从而进一步扩大我院的国际影响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七个月宝宝拉绿色大便酸臭味
陈勇
回答: 七个月宝宝拉绿色大便伴有酸臭味可能是饮食因素或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少数情况下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必要时就医检查。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绿色大便,这与母亲饮食中摄入较多绿色蔬菜或铁剂补充有关。配方奶喂养时,部分奶粉中的铁元素未被完全吸收也会导致大便颜色偏绿。添加辅食后,摄入菠菜、西蓝花等含叶绿素的食物也可能改变大便颜色。酸臭味通常源于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产酸,尤其是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消化不完全时。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如减少高糖辅食、延长喂奶间隔、按摩腹部促进蠕动。 当绿色便伴随发热、呕吐、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时,需警惕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感染。轮状病毒感染会引起黄绿色水样便,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肠道菌群失调时,致病菌过度繁殖会产生腐败性气味。此类情况需要化验大便常规,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频率、性状变化及伴随症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避免一次引入多种新食物。若绿色便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拒奶、嗜睡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儿科消化门诊。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