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病理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是医科院肿瘤医院重要临床辅助科室之一。病理科承担着本院及合作医院的全部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诊断工作、院际间肿瘤疑难病理会诊工作。

医科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平均每年完成本院临床外检病理诊断17000余例,细胞学诊断18000余例,来自国内外其他医院的院际间疑难病理会诊10000余例。在长期的肿瘤病理实践中,与临床密切合作,形成了对各种肿瘤主体、肿瘤旁和引流区淋巴结全面检查、充分取材、详细记录的优良传统,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细胞学诊断体系,为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与开展了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图象分析、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分子病理学等辅助诊断技术及其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

医科院肿瘤医院病理科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已经毕业和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为15名和10名;这里还是病理住院医师以及高级病理诊断医师的培训基地,每年要完成计划安排的病理住院医师培训以及各科住院医师和轮转研究生培训工作,还接收来自全国大中型医院的进修医师10人左右。

历年来医科院肿瘤医院病理科承担及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部级和院所级研究项目,包括我国以地域性肿瘤高发人群现场为基地的主要常见肿瘤病种的研究,如宫颈癌、肝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和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癌变机理研究等。2000年以来,由我科承担和主要参与的国家、北京市和院所的各项科研课题近40项;获得各类奖励15项;发表及参与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0余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外周T细胞淋巴瘤内科治疗新方案被NCCN指南引用

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是21世纪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自1995年起每年制定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国际肿瘤临床实践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指南。我院内科董梅教授等发表的《Gemcitabine-based combination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被2014年NCCN淋巴瘤治疗指南引用。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成熟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其发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种族特征。在北美其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东方人中则占20%-30%。T细胞淋巴瘤各亚型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疗效和预后截然不同,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临床试验仍是首选的策略。传统治疗多采用CHOP或CHOP样方案,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疗效欠佳,长期生存率仅10%-30%,即使采用自体移植,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也仅达24%和33%。 本研究分析了26例新发或复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客观缓解率为88.5%,疾病控制率达92.3%。中位随访2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63.7%,无进展生存率为58.7%和45.9%。与既往常规采用的 CHOP或CHOP样方案相比,含有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不仅疗效高,而且耐受性良好。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含吉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结果被国际最权威NCCN指南引用,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通过此项研究也能激励我院医生更加自信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加以展示,从而进一步扩大我院的国际影响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例假肚子疼怎么回事 这些原因导致例假肚子痛
于淑霞
回答: 例假肚子疼可能与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止痛、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严重时伴随恶心呕吐。 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初潮后1-2年的青少年女性。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经期剧烈腹痛,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该病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疼痛。确诊需结合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腹腔镜手术。 3、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会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患者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该病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肌层有关,常合并月经过多。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治疗可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症状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4、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引发的痛经多为继发性,与病原体上行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妇科检查可有宫颈举痛。需完善分泌物培养,治疗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慢性盆腔痛患者可辅以物理治疗。 5、精神紧张 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加重痛经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这类患者疼痛阈值较低,易出现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调节情绪,必要时短期使用艾司唑仑片改善睡眠。 经期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每日用40℃热水袋热敷下腹15分钟,适量饮用姜茶有助于缓解痉挛。记录月经周期及疼痛程度,若出现非经期疼痛、经量突增或持续3天以上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妇科排查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降低痛经发生概率。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