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

普通外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外科(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是我院的重点科室,现有病床40张,医护人员2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管护士4人,博士4人,硕士5人。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建设合理,专业化管理严格。学科带头人是国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博士生导师张宗明教授。

普外科紧跟国内外最新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普外科各种常见、多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肝、胆、胰、脾、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显著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

随着学科带头人的引进,普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全面快速提升,现已常规开展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疑难肝癌切除术、复杂胆道手术、门脉高压症手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道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和治疗等普外科各种疑难、复杂、微创手术,诊疗流程规范,治疗效果良好,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病人的一致好评。

普外科在疝、肛肠疾病、肿瘤综合治疗方面也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国内较早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单位之一。

普外科具有优越的病房条件、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全科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新项目推介:消化内科开展胃肠电图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新引进的最新胃肠动力治疗仪,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具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胃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便秘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驱动胃肠起搏点,模拟健康人胃肠电信号,促使紊乱的胃肠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以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此项治疗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将电极片置于患者胃肠起搏点的相应体表投影,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约1-2个疗程患者的症状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和脑电图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对患者作出某些胃肠疾病的诊断。这项检查操作简单,无损伤、无痛苦、无禁忌症,全部检查过程只需20分钟,尤其适用于腹胀、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病因的检查,以及老年、体弱、小儿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疾病的无创检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苯磺酸氨氯地平头晕
邵自强
回答: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头晕可能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与血压下降过快或个体敏感性有关。头晕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剂量调整期、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相互作用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逐渐耐受,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血管快速扩张导致脑部供血暂时性不足,出现轻微头昏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常见于清晨服药后1-2小时或突然改变体位时,伴随面色潮红、心悸等血管扩张表现,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建议服药期间保持缓慢起身动作,避免空腹用药,同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波动情况。 少数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或存在代谢异常时,可能引发持续性头晕伴头痛、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同时服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的患者,因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若头晕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血压低于90/60mmHg,需警惕严重低血压风险,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合并颈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中枢性眩晕,需联合神经科评估。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突然站立、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血压数值,复诊时向医生反馈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降压方案。避免自行合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掩盖低血糖症状。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药物基因检测。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