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是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使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4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5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8名,共开放床位49张,床位使用率100%。科室目前配备德国DWL-X2型经颅多普勒(TCD)、丹麦MedtronicKeyPoint-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中科NT9200型动态脑电监测仪、安贝尔BM-1118型脑电地形图、12台心电监护仪及中央监护仪等多部先进设备。神经内科秉承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创新”的主题理念,坚持管理一流、技术先进、服务优质、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科室对下列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多发性神经病以及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血管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蛛网膜炎等)、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血管性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寄生虫感染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等)、各种头痛、癫痫、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萎缩、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营养不良、睡眠障碍、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伴有的抑郁/焦虑等。

神经内科除擅长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外,还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如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预防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卒中单元等。其中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挽救了数百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了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介入动脉溶栓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降低了脑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诊断颅内血管本身的病变具有特殊意义。而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在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科已经独立开展脑血管造影术和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技术多年。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9年11月1日我院率先建立了卒中单元。卒中单元采取临床治疗、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早期康复及专业护士的护理,提高了我院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好评。

为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的发展动态,科室先后派人于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环湖医院、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修学习,并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本专业学术会议。多年来,科室非常重视科研教学方面的工作,目前是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基地,承担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天津医科大学学生的带教任务。先后在核心期刊及省市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

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人才不断的引进及培养,先进设备不断的配置,神经内科必将继续更快更好的发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文明行医、开拓进取、勇于奉献、以人为本、质量为本,是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医疗宗旨。我们的努力是为了生命的尊严,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级中期考核

2014年7月11日上午天津市卫生局和天津市财政局检查组一行四人对我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能力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考核,对我院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医院提出了表扬。 为了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初拨发了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天津市共有7家医院入选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医院,分别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我院为唯一一家市区以外的入选医院,自接到入选通知后我院成立了以王广舜院长为组长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的落实。4月11日天津市卫生局印发了同意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后,小组成员经过实地考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教学器材和设备后逐件核实卫计委的要求标准,并于6月底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检查组一行除了听取我院关于第一阶段工作的汇报外还对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和建设场地进行了检查,检查组组长天津市卫生局科教处夏英毅处长代表检查组对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我院继续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后续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9月份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王广舜院长代表医院对检查组给予的肯定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任务,让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组满意而归。(科技教育处 孙长青)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母指甲上有竖纹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回答: 大母指甲上有竖纹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外伤、甲癣、银屑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的指甲竖纹与家族遗传有关,属于生理性改变。指甲甲板纵向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天然沟壑,通常无伴随症状,不影响健康。日常注意避免指甲过度磨损,保持手部保湿即可,无须特殊治疗。 2、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或铁元素可能导致指甲基质发育异常,表现为纵行条纹。可能伴随指甲变薄、易断裂等症状。建议增加鸡蛋、瘦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多维元素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补充剂。 3、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后,甲母质受损可形成暂时性竖纹。常见于手工劳动者或运动损伤,可能伴有甲下淤血。损伤较轻时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重复受伤;若伴随甲床分离需就医处理。 4、甲癣 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癣可能导致指甲增厚、变色及纵纹。多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常伴随甲板脆裂、脱屑。需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5、银屑病 银屑病累及指甲时会出现顶针样凹陷或纵嵴,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可能伴随皮肤红斑、鳞屑等症状。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缓解,光疗或生物制剂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应避免频繁美甲或使用刺激性化学品,修剪指甲时保留适当长度。若竖纹伴随颜色改变、疼痛、甲板分离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长期存在的单条深色纵纹需警惕黑素瘤可能,需通过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