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康复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85年,是由传统康复(针灸、理疗、按摩)和现代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等)相结合的学科,是天津北部地区规模最大康复医疗机构。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理疗、牵引治疗和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目前有康复医师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另有康复治疗师4人,主管护师1人。康复门诊设在西楼四层,面积约400m2,设有康复大厅、针灸理疗室、高频电疗室、康复评定室、作业疗法室和牵引室、熏蒸室等多个治疗室,配有总价值约300余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已开展针灸、理疗、小针刀、牵引、中药熏蒸及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认知康复、康复评定等康复诊疗项目。

科室特色:根据病情,选用针灸、理疗、中西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认知训练等治疗方法。

仪器设备:超短波、微波、日本伊藤短波、电脑中频电疗仪、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氦氖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直线偏振光治疗仪、频谱治疗仪、电脑骨伤治疗仪、脑生理治疗机、骨质疏松治疗仪、电针仪、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全身红外按摩治疗床、蜡疗、美国超声波治疗仪、丹麦产双通道生物反馈训练系统、美国CYBEX的运动控制系统、法国Kinetec公司产全身各关节的CPM被动活动器、美国CSMI平衡功能评定训练系统、德国Thera-Vital智能上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功率自行车、电动跑台、日本气动手功能康复仪、下肢康复机器人、减重训练装置、语言评测系统、认知功能训练系统、注意力评定治疗系统、神经功能评定系统、心理功能评定系统、起立床、多功能升降治疗床、九段位手法床、网架悬吊训练设备、多种作业治疗器具、多种手功能训练器具、箱等。

业务范畴:

骨科: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扭挫伤、骨关节炎、腰椎滑脱、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各种运动功能障碍:手外伤、上下肢及关节骨折后及肌肉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后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截肢、截瘫等;

神经科:脑出血、脑栓塞、脑梗死、颅脑外伤后、脑瘤术后的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周围性面瘫、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神经痛及神经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小儿脑瘫等;

内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干预、腹胀、便秘、呃逆;

外科:各种感染、急慢性炎症:甲沟炎、丹毒、皮肤伤口感染;乳腺良性增生、乳腺炎、注射后硬结,烧伤后及术后瘢痕及功能受限、外科术后刀口愈合不良、疤痕粘连、肠粘连、前列腺炎、盆腔炎等;耳、鼻、喉部各种急慢性炎症,面颈部淋巴结炎、耳软骨膜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近视、复视、带状疱疹、皮肤感染及溃疡。

近几年,我科对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科室除自身每周固定业务学习外,每年都会选派人员去全国各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技术,拓展诊疗范围,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保守治疗,以及偏瘫、吞咽障碍、骨关节术后的康复方面疗效显著。

科室注重团结协作,并着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科室成为患者的康复之家,吸引部分患者多年坚持治疗,功能持续恢复,受到患者的好评。

我科将以精湛的治疗技术、先进的康复设备、规范的现代管理,崇尚敬重和关爱,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级中期考核

2014年7月11日上午天津市卫生局和天津市财政局检查组一行四人对我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能力建设项目进行中期考核,对我院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医院提出了表扬。 为了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初拨发了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天津市共有7家医院入选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医院,分别为: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我院为唯一一家市区以外的入选医院,自接到入选通知后我院成立了以王广舜院长为组长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的落实。4月11日天津市卫生局印发了同意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后,小组成员经过实地考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教学器材和设备后逐件核实卫计委的要求标准,并于6月底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检查组一行除了听取我院关于第一阶段工作的汇报外还对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和建设场地进行了检查,检查组组长天津市卫生局科教处夏英毅处长代表检查组对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我院继续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后续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9月份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王广舜院长代表医院对检查组给予的肯定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按照项目要求圆满完成任务,让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的验收检查组满意而归。(科技教育处 孙长青)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