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心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福建省立医院是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于1937年,由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兴建,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公立医院之一。80多年来,经过几代省立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省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的中心。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等,拥有福建省首支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医院编制床位2500张,设有临床科室53个、医技科室11个、党委和行政职能部门27个;在岗职工36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00多人,医生约1100人、护士1600多人。2018年门急诊病人约200万人次、住院病人8.7万人次,开展手术约5万台次。作为福建省临床诊疗中心,医院人才梯队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4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50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计生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拥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出科技人才、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医院学科齐全,拥有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国家级基地(中心),12个省级质控中心,连续多年入选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百强。作为福建省医学研究中心,拥有福建省心血管病、急诊医学、老年病、胃肠病及核医学科等5个省级研究所,急诊医学、老年医学、重症医学等3个临床医学中心,心血管病、老年病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批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在全国性专科学会任职的专家30余名;省级100余名,其中20多名专家担任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近3年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约110项,获省科技奖、医学科技奖近30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管理论文首次发表于《柳叶刀》杂志。承办国家级杂志《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作为福建省医学教育中心,我院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到毕业后继续教育的较完整医学教学体系,其中博士培养点6个、硕士培养点27个,全院教授、副教授14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150位。近年来先后承担20多个专业的临床教学、海外留学生培养任务,是福建医科大学海外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挂靠单位;拥有内科、外科等2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呼吸与危重症等5个专科培训基地;年均承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近百项。医院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以强化医院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带动全流程改进,以多学科门诊、预约诊疗、智能化自助服务、院内“滴滴”打车服务、床旁结算、一键退费等举措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合理调配资源等6个项目作为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表扬。《健康报》以《福建省立医院:细微之处传递温暖》为题,大篇幅介绍我院相关举措和成效。在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我院两个项目获得全国单项第一名。医院大力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认真落实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共建;建立福建省立医院医联体,20家基层医疗机构参加,与省康复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签约共建。认真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按病种付费,规范内部绩效考核。我院始终不忘公立医院的公益本色,坚持向青海、新疆、宁夏、西藏、四川等省份派出医疗支援队,开展医疗帮扶或应急救援。1975年起,先后选派70人次参加援外医疗队赴塞内加尔、博茨瓦纳工作,为祖国赢得荣誉。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是我院一直以来的追求。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看病就医需求为导向,在原有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福建省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构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智慧医疗体系。互联网医院除提供预约挂号、充值结算、报告查询、在线问诊、慢病续方、健康管理等便民服务外,还联合省内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增加远程会诊、联合门诊、双向转诊、远程查房、多学科会诊等远程医疗和专科护理互动服务,一站式展现“健康管理—线上问诊—院内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全流程。当前,我院正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