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送别侯宽永同志最后一程

时间:2014-07-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7月21日早6时20分,我院原院长、党委书记、大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侯宽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享年68岁。

  7月25日一大早,大家纷纷赶来,送别侯宽永同志最后一程。早7时50分,侯宽永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我院太平间告别厅准时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管仲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副主任姜保国,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兄弟医院代表,我院院长乔杰、党委书记金昌晓及院领导班子成员,医院往任老领导、老专家,医院各科室职工代表,以及来自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原胶南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人民医院、延庆县医院等北医三院医联体代表,侯宽永生前好友、学生等近300人参加告别仪式。

  附:侯宽永同志生平

  侯宽永同志1946年2月5日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1953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山西省沁水县中林小学学习;1959年9月至1965年8月在山西省沁水县中学学习;1965年9月至1970年7月在北京医学院就读口腔医学专业;1970年8月至1971年10月在北京医学院干校劳动。1971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北医三院普通外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1980年6月至1982年7月在几内亚中国援外医疗队工作。1990年3月,任普通外科副主任;1993年3月,任普通外科主任。1995年4月至1996年10月任北医三院党委书记,1996年6月至2002年7月任北医三院院长。

  侯宽永同志是一位做事严谨、深受患者信赖的好医生。他毕业后一直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对肝脏、胰腺疾病均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乳腺癌根治手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等。他用仁爱之心对待所有患者,深受患者爱戴。门诊时,他会在患者的每一张检查单上写明主诉和查体,触及乳腺肿物必附示意图;手术时,他会要求巾钳必须放到无菌单下、电刀线不许缠在钳子上;与其他科室医生联合手术时,他会始终坚守到其它科室医生最后完成皮肤缝合。侯宽永说:“我的患者没有下手术台,我怎么可以先走?”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我腋下长了肿物需要切除,已经进了门诊手术室,大夫不敢切除,让再做检查。我临时挂了侯教授的专家号,侯宽永教授经检查马上判断是粉瘤,说不用检查了,让立即切除,否则会破溃。我听了他的意见,马上做了切除手术。事后,做各项癌症的检查都没问题。侯教授对病情判断的准确和高效让我印象深刻。我很感谢他!”

  侯宽永同志是一位学生爱戴的好师长。他始终认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和团队协作。在主导开展各项乳腺疾病诊疗技术的同时,他处处言传身教,培养了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已成为本领域的中坚力量。侯宽永同志对待学生认真中蕴含关爱,严格中透着轻松,当学生受到委屈时,他像慈父一样关心、爱护;当学生工作中出现失误时,他会毫不留情地纠正……

  侯宽永同志是一位同事敬重的优秀医院领导。在担任院长期间,他提出“抓关键、抓瓶颈、抓整体”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医疗改革,建立了“跨省市医疗协作网”;他致力于不断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改善医务人员待遇。重视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侯宽永同志担任医院院长的六年中,北医三院在育新花园高教小区开设了第二门诊部,缓解了周边地区百姓看病难问题;新建了五官科楼;筹划了新的外科大楼;完成了医院基本建设蓝图设计……

  在侯宽永同志担任医院院长的六年中,北医三院门诊量不断增加,位居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医院成立了肿瘤治疗中心、心脏外科和生殖医学中心;相关科室在国内首创颈椎椎骨置换术、切除脊索瘤术;完成了医院首例肾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首例经皮心肌打孔术;介入治疗动脉血管瘤;前列腺癌放射粒子置入手术……侯宽永同志为推动北医三院发展,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侯宽永同志从医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仍然忙碌在临床工作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普通外科乳腺疾病专业的创建和发展中。创建初期,他事必躬亲,考察了北京的多家医院,了解各家医院乳腺专业的发展情况,查阅国内外资料,确立了我院乳腺专业的发展规划。发展过程中,他领导、参与了相关新技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我院乳腺疾病专业的空白,在某些领域也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2009年3月21日,侯宽永同志突发脑卒中。而生病的前一天,他还在与专业组医生讨论下一周的手术安排、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再次进入手术室,不能继续为他的患者除疾去病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随后的五年,侯宽永一直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即使病重期间,仍不忘关心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医院新大楼落成后,他坐着轮椅专程来新大楼体验。他的真诚与执着、正直与豪爽,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永远值得我们敬重和铭记。

  侯宽永同志的一生,为人淳朴、两袖清风,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他的离去,是我们的巨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师长、好同事,患者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尽心尽责的好大夫。

  侯宽永同志走了,但他开拓创新的精神、心系患者的情怀、热情豪迈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存我们心中。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会

9月11日下午,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我院召开2014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我院院长乔杰,副院长刘晓光、高炜,纪委书记刘东明等出席,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招生工作组专家、医院教学评估专家、各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班主任、教育处工作人员、获表彰的教师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曾辉主持。 乔杰院长首先致辞。乔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祝医院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并对教师们为医院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乔院长从今年北医迎新会谈到了到自己刚入医学院时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学习工作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她说朴实的行为承载着“厚道”的精神,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我们要继续传承。她通过运动医学科杨渝平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集体和个人付出与收获为例,指出北医三院精神正是融化在类似的一件件事情中。同时,乔院长也强调了住院医师基地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有大家的无私奉献,三院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随后,进行了教师节表彰及颁奖典礼。高炜副院长宣读了各类获表彰人员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 接着,毛节明教授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问题及建议”的报告,获得“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的骨科副主任宋纯理作了“培养优秀人才 建设一流学科”报告。毛节明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老师要带好作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注意细节;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抓好各级查房同,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要关心住院医师的成长。宋纯理介绍了骨科在医师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 王宪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此次颁奖、邀请老专家分析问题、优秀科室介绍经验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肯定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的作风及取得的成绩。她说,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北医三院多年来重视质量监督,重视转科学生的细节教育,难能可贵,相信这些做法会给北医的教育和三院发展带来很好的效果。王宪还就北医五年教改及北大教学政策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她代表医学部领导感谢我院老师发扬北医“严谨、求实、厚道”的传统,把学生们培养成优秀的医疗人才。 附:北医三院2014年教师节表彰院内获奖名单 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度教学优秀科室 一等奖:心血管内科 二等奖:运动医学研究所、普通外科、骨科 三等奖: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科 二、北医三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 一等奖:盖晓燕(呼吸内科) 二等奖:杜兰芳(急诊科)、张娟(儿科) 三等奖:胡凯(血液内科)、吴奉梁(骨科)、李磊(普通外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