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

医生提醒市民:手足口病有所增加注意预防

时间:2013-10-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我区人民医院,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两岁的儿子在医院里输液。她有些焦急地告诉记者:“前天孩子开始发烧,昨天早上来看病,就发现手脚长了红点,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孩子因为嘴巴里长了疱疹,进食困难,哭闹不止。娃娃是宝,小孩生病,急得我们全家上下都寝食难安!”

  “这两天,到医院因为手足口病就诊的患儿就有几例。前段时间空荡荡的病房,也出现了增加床位的现象。”区人民医院张医生说,“只要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当孩子出现了上述病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监测好孩子体温,服用抗病毒药物或者静脉滴注,一般都能很快控制下来。”

  据记者了解,由于季节更替,全国范围内手足口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我区对手足口病的控制较好,发病率较低,无一例严重病例发生。

  大足区疾病控制中心疾控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季节更替,易发手足口病,我区10月份接到手足口病的患病比例比上月增加了70%左右,市民应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大人可携带病毒,但大人不易犯病,以婴幼儿患者为主。患者患病后通常需要隔离7天。”大足区疾病控制中心疾控科工作人员说,“目前,季节交替,易发流行性疾病,希望少儿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户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幼儿园、小学要做好晨检工作,用完玩具要注意消毒,避免群发感染。”

  如何识别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会发烧,体温在38℃左右,发烧同时,口腔有溃疡,手足掌侧和指尖有斑丘疹,偶见于躯干、大腿及臀部。斑丘疹很快转为小疱疹,小水泡是长条形的,不容易破;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也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掌和足底、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明显的特征除了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表现,还有消化道反应如呕吐等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气管插管并发症有哪些
曲中玉
回答: 气管插管并发症主要有喉头水肿、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气管狭窄、误吸等。气管插管是临床常用的急救和麻醉技术,但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善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1、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多因插管过程中机械刺激或反复操作导致,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插管后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喉梗阻。需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插管前充分评估气道条件、选择合适管径可降低风险。 2、气管黏膜损伤 气管黏膜损伤常见于插管气囊压力过高或留置时间过长,可见黏膜出血、溃疡。表现为插管后血性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形成气管食管瘘。需调整气囊压力至25-30cmH2O,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每日检查气囊压力可预防损伤。 3、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多因无菌操作不规范或口腔分泌物误吸所致,表现为发热、脓痰、氧合下降。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行痰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和体位引流。密闭式吸痰系统可减少感染概率。 4、气管狭窄 气管狭窄是长期插管的迟发并发症,因肉芽组织增生导致气道瘢痕性狭窄。表现为拔管后渐进性呼吸困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确诊。轻度狭窄可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重度需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控制插管时间在7天内可显著降低发生率。 5、误吸 误吸常见于气囊漏气或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化学性肺炎或吸入性肺炎。表现为突发氧饱和度下降、支气管痉挛。需立即头低侧卧位吸引,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缓解炎症。插管前胃肠减压、维持气囊完整性是预防关键。 气管插管后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气囊压力并保持气道湿化。对于长期插管患者,每日评估拔管指征,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等异常时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拔管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有无喉痉挛等迟发并发症,避免进食过硬过热食物刺激气道。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