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眼科医院

8米高空坠落危在旦夕 开发区医院成功救治

时间:2014-07-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位因高空坠落致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挫伤、椎体骨折并一度下肢截瘫的危重病人,经我院创伤骨科与其他科室合作成功救治,恢复良好,即将出院。病房内,患者及家属正与医生护士们亲切话别,对手术的成功和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和精心的护理治疗一再表示感谢。

  陈先生不慎从约8米高的楼房坠落,造成T10椎体爆裂骨折、T11椎体压缩骨折并截瘫;左侧第9、11横突骨折,左锁骨肩峰端骨折,右肩关节盂骨折,双侧5处多发肋骨骨折,以及双侧血胸和双肺挫伤。入院时患者疼痛剧烈,双下肢运动、感觉缺失。面对如此复杂危重的病情,创伤骨科王洪威主任联合心胸外科和普外科专家共同会诊,全面分析讨论了患者的情况,认为虽然治疗风险大,但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实施手术。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同意后,王洪威主任的团队联合兄弟科室迅速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治疗方案。

  王洪威主任凭借多年的手术经验,操作过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手术,顺利完成了胸腔闭式引流术+腹腔镜探查+胸10.11椎体压缩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去椎板减压术等一系列复杂的手术。术后在病房护理人员的精心完善的护理监护下,陈先生闯过了一道道关口,恢复顺利,没有出现术后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神经精神异常、感染等任何并发症,患者和家人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即将出院回家的陈先生和家人与医护人员依依惜别,一再表达感激之情。

  创伤骨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拥有较强的学科综合实力,在院领导的支持和相关科室的协助下,王洪威主任带领创伤骨科团队近年来参与了多起危重外伤抢救,用他们的医术为更多的患者挽救了生命,解除了病痛,延长了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全体医护人员将本着对生命的尊敬和对患者的关爱,以精益求精的技术和不畏艰难的勇气,继续续写创伤骨科的新篇章,为辖区提供保障。 

医院动态

更多 >

巨大脑脓肿患者经神经外科行颅内钻孔引流术康复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有巨大脑脓肿致定向、认知力下降的患者开展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术,患者好转出院。 家住开发区的李女士两个月前开始一直发烧,原以为是感冒了,在家附近诊所行抗炎治疗,开始时略有好转,但随后头痛逐渐加重,用药后也不缓解,于是李女士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经内科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会诊,明确诊断为“左颞枕叶脑脓肿”,转入神经外科治疗。患者影像资料提示其左颞叶、左顶叶有一巨大脑脓肿腔,局部相连,因其脓肿巨大,对周围脑组织慢性压迫,导致部分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已出现意识淡漠,定向力、认知力下降等症状。针对患者的病情,神经外科专家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为其行钻孔脑脓肿冲洗、引流术。由于李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医生经过系统控制和抗炎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为其实施了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手术。术中神经外科专家在患者患侧枕部头皮切口,颅骨钻孔,打开硬脑膜,以抗生素溶液对脓肿腔进行冲洗,术后置管引流一周拔除,术后经过继续抗炎等综合药物治疗,患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成为颅内脓肿,脓肿位于脑组织内者即为脑脓肿。导致颅内脓肿的细菌来源可来自临近的感染灶(如中耳炎、鼻窦炎、面部疖肿),远隔部位的感染灶(如肺炎、心内膜炎),或通过开放性颅脑损伤直接进入颅内。 脑脓肿病人一般表现三类症状,即急性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局灶性症状。 临床表现为: 1、全身感染期:为起病初期,患者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此期因患者症状非特异,难以据此做出诊断。随诊炎症局限化,上述症状逐渐减退。 2、颅内压增高:在脑脓肿形成过程中,病人多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头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头痛部位一般与表浅的脓肿部位一致,因此病变局部颅骨可有叩痛,头痛常伴有呕吐,约半数病人可有眼底水肿。 3、脑局限症状:⑴癫痫;⑵脑膜刺激征;⑶中枢性面瘫、偏瘫或椎体束征阳性及小脑体征等。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病灶局限、脓肿较小、神经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包括脓腔穿刺和脓肿切除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