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龙观医院

做好医院后勤保障 切实做好防汛工作

时间:2014-06-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6日上午11点10分,强降雨突袭京城,回龙观医院所处地区也达到了大雨级别。为了严格落实好市政府抗旱指挥部《关于落实金龙书记重要批示的紧急通知》和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切实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精神,对于这一突发的情况,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马上启动了汛期应急预案。

  基础运行科由科长、副科长、科员带队,组织人员分成三路,冒着大雨对医院门诊平房、中药房平房院、高干病房平房、儿童病房、专家院平房、病案室平房、供应室平房、精神医学研究中心、进修宿舍、家属区、院内老树、雨水排水井等区域进行巡查。二组在巡查中发现,由于瞬间降雨量迅猛,再加上供应室南墙处这一区域的排水管线较细,造成积水较为严重。为了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基础运行科立即抽调出维修组、电工、综合组等相关人员共六人组成排涝小组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为防止积水倒灌进入供应室走廊,小组成员一边用早已准备好的沙袋将供应室门口挡住,一边从电工室窗户内接出电源,启动抽水泵将积水排进路边的花池中,同时为了防止雨水进入接线板,造成短路停电,专门指派一人为接线板打伞。在经过了十多分钟的紧急排涝后,虽然此时雨还在下,但这一区域的积水已经基本被排净。而此时所有现场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已经全身湿透。

  下午2点10分,三个巡查组回到科办公室进行汇总时发现,门诊平房、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平房、进修宿舍平房、万龙社区两个阳台有不同情况的渗水情况。

  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基础运行科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并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维修并上报。基础运行科负责人同时表示,要持续关注所出现问题的区域,严格做到发现一处修好一处,防止相同地点相同情况再次发生。

  在后续的防汛工作中,医院会继续严格落实主动减灾、综合减灾的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围绕市卫计委和医管局“关爱生命、远离洪水,人人参与、安全度汛”的2014年防汛工作方针,做好全院防汛工作,保障医院安全稳步发展。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2014年研究生暑假返校座谈会

9月5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内蒙古医学院和河北联合大学的20余位研究生齐聚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会议室,大家在轻松、温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同开展2014年研究生暑假返校座谈会,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谭云龙、科研办副主任王志仁、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淑平以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 在座的研究生们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刚刚入学的研一新生,也有即将面临毕业的研三学生,大家围坐一团,热情洋溢地纷纷表达着自己在暑假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和暑假生活情况,有的针对自己在临床实践学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现场与老师进行提问和互动。在相互交流沟通中,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协作的默契和友情。 身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谭云龙副院长、王志仁和谭淑平主任,通过和研究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耐心细致地倾听大家的想法,全面调查和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学习和工作的不同需求,尽量为大家提供和营造专业、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平台,学习和提高基本临床诊疗能力,掌握科研课题相关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积极参加行业内专业学术会议,具备一名专业精神科医师的各项标准和职业素养。 座谈会上,主管科研工作的谭云龙副院长针对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向大家进行了全面介绍,特别与大家一同分享了研究生在临床学习、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应怎样掌握科研课题操作技能、具备精神科临床诊疗能力和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等方面的方式和方法,为大家在今后的研究生临床学习生涯树立了新标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