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龙观医院

我院党委举办党支部委员和团干部培训班

时间:2014-07-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切实提高医院党支部委员及团干部工作水平,促进我院党、团支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全面推动党团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我院党委于2014年7月22日举办了党支部委员和团干部培训班,院党委书记辛衍涛同志、院长杨甫德同志亲自为学员授课,来自医院各党支部、团支部干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上,辛书记结合近期学习领会中央的政策方针具体精神,与参训学员进行深入交流与分享。辛书记分别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党中央对北京工作的新要求等方面,与参训学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辛书记的讲座融合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与时政解读,特别是结合当前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要求,辛书记对党团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广大干部要先学先会、先示范,以实际行动引领职工向建设和谐医院的目标共同迈进。

  杨院长以《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溯源、成长、发展历程》为题,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与医院发展的重大事件,向受训学员讲述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关于医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院史文化课。杨院长以1986年医院独立建院为节点,系统地讲述了精神科发展史及我院成长史,在一些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中,杨院长向受训学员们进行了细致地阐述,生动再现了医院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里程碑事件。在讲座中,杨院长还结合医院当前发展实际,描绘了未来医院发展规划,他勉励在座的党团干部把自己的发展与医院发展结合起来,齐心协力,通力配合,积极进取,实现自我,勇于探索,迎难而上,共同谱写医院美好的明天!

  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既振奋精神又倍感充实,医院党政领导的讲座站位高远,讲述生动,内容贴心。在医院青年团干部的微信朋友圈内,对于此次培训大家纷纷点赞,青年们认为这样的讲座“给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2014年研究生暑假返校座谈会

9月5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内蒙古医学院和河北联合大学的20余位研究生齐聚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会议室,大家在轻松、温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同开展2014年研究生暑假返校座谈会,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谭云龙、科研办副主任王志仁、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淑平以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 在座的研究生们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刚刚入学的研一新生,也有即将面临毕业的研三学生,大家围坐一团,热情洋溢地纷纷表达着自己在暑假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和暑假生活情况,有的针对自己在临床实践学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现场与老师进行提问和互动。在相互交流沟通中,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协作的默契和友情。 身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谭云龙副院长、王志仁和谭淑平主任,通过和研究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耐心细致地倾听大家的想法,全面调查和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学习和工作的不同需求,尽量为大家提供和营造专业、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平台,学习和提高基本临床诊疗能力,掌握科研课题相关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积极参加行业内专业学术会议,具备一名专业精神科医师的各项标准和职业素养。 座谈会上,主管科研工作的谭云龙副院长针对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向大家进行了全面介绍,特别与大家一同分享了研究生在临床学习、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应怎样掌握科研课题操作技能、具备精神科临床诊疗能力和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等方面的方式和方法,为大家在今后的研究生临床学习生涯树立了新标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