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隆重召开2012年度教师节表彰会

时间:2012-09-11 18:13 作者:复禾健康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在医学院校,同时肩负“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双天职的教师们则更是神圣可敬。

  9月10日一大早,学院导师和同学们齐聚一堂,隆重召开了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老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党委书记朱军、副院长郭军、沈琳、党委副书记杨跃记、纪委书记隗铁夫、工会主席许秀菊共同出席了表彰会。

  第28个教师节,恰逢北医百年华诞,站在这样的渡口,无论回首或是展望,都显得格外深远悠长。成绩属于过去,不断开拓则是永恒的使命,教学院长沈琳教授在开场致辞时,就真诚的表示教育处会一如既往的做好教研室和导师们的服务生,也会不知疲倦的做好学生们的引路人,鼓舞全体,无私奉献。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们也为导师奉上了中国传统的拜师礼??“六礼束修”以表谢意。这六礼包含:肉干--以代束修,敬传道授业;香芹--自励,业精于勤;莲子芯--谢恩,苦心施教;红枣--吉兆,早日高中;桂圆--美喻,圆满自在;红豆--瑞应,鸿运亨通。学生代表叶春祥借助美好的寓意传递了学子们的感激与虔诚。

  表彰会上,伴随着欢快的颁奖乐曲营造的喜庆气氛,学院对在教育教学战线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学科室”、“良师益友”、“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和“教学优秀个人”进行了颁奖表彰,学生代表也向自己敬爱的导师献上了大捧鲜花,表达由衷的敬佩。平日里工作繁忙的柯校长,除了主持学校各项工作,还要指导十多名在读博士生,年复一年,她一直坚持亲自修改学生的毕业论文,三稿五稿实乃家常便饭。就是这样一位不辞辛苦,任凭花白头发渲染风霜的校长,在获得“良师益友”奖后,还非常谦虚的表示自己做的不够多,感念同事、感谢同学,这一切无不让我们觉得“良师益友”的称号颁给柯老师,可谓实至名归。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的季院长,也在表彰会上流露出一面柔情,希望能够像自己慈父般的导师一样成为学生背后的坚强后盾,帮助学生展翅高飞。其余各个奖项的获奖代表也纷纷表示,比沉甸甸的奖杯更重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比鲜红的证书更有说服力的是同学们的成长;比鲜花更沁人心脾的是学生们的挂念。

  最后,朱军书记代表全体教师感谢了同学们的肯定和心意,表示要俯首甘为孺子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表彰会也在这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份朴实、谦卑的心境中,圆满落幕。

 

                                           教育处 李香蕊

                                          2012911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