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开展全市首次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

时间:2012-10-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患者为70岁女性,病情发作时表现为胸闷憋气,为典型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疼症状。”介入手术室内,我院介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李克清认真地做着病情介绍,“经过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右端冠状动脉中段90%以上的狭窄。”对于患有如此严重疾病的高龄患者,为了让诊断更加精确,李克清选择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为患者进行检查,经检测血管血液通过量仅有10%,随后对患者进行了介入支架治疗,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据李克清介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是配合冠脉介入治疗的先进技术。此项目有效开展的最大应用价值,在于对中等度狭窄病变的评价、多支血管病变时罪犯血管的检出、非侵入性检查无心肌缺血证据时决定是否行血管支架成型术,以及当投影重叠或造影位置不清楚时确定病变的位置等。我院引进的这台血管内超声系统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仪器之一,也是全市首家应用此项技术的医院。

  我院开展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技术,对于指导全市冠脉介入治疗具有很大的作用。超声检查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精确地选择支架,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根据支架能否完全覆盖血管病变来评价治疗效果,并且甄别临界病变,使疾病的诊断更加精确。李克清称,介入治疗是近年才兴起的最新学科,这项微创技术发展迅速,凭借刀口小、疼痛少的优势为广大患者所赞誉。20年前对于冠状动脉的还是依靠粗略诊断,依靠造影剂充盈的血管轮廓来判断,这样的判断总会带有医生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而应用了超声检查后,可以把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确定在毫厘之间,让诊断更加的精确,还可正确诊断血管造影难以明确的疾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特异性心肌病是怎么引起的
高云
回答: 特异性心肌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代谢紊乱、感染因素、毒素或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特异性心肌病是一组病因相对明确的心肌疾病,通常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特异性心肌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常由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心力衰竭,活动后气促是典型表现。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心力衰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心脏移植。 2、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引发心肌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患者除原发病症状外,还可出现胸闷、心悸等心肌受累表现。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心肌病变严重时需加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 3、代谢紊乱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可能通过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导致特异性心肌病。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引起心动过速和心脏扩大,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糖尿病心肌病。治疗需纠正原发代谢异常,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片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配合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曲美他嗪片。 4、感染因素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病的常见类型,柯萨奇病毒等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后出现心悸、胸痛,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以休息为主,重症需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心律失常时可选用胺碘酮片,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猝死。 5、毒素或药物损伤 长期酒精滥用或某些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可能通过毒性作用导致心肌损伤。酒精性心肌病早期表现为隐匿性心功能下降,化疗药物相关心肌病多在累积剂量达到阈值后出现。治疗需立即戒酒或调整化疗方案,使用辅酶Q10胶囊等心肌营养药物,心力衰竭时按标准方案治疗。 特异性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定期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增加可能提示体液潴留。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新发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避免吸烟饮酒等损害心肌的因素,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