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我院召开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病例讨论会

时间:2014-09-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系第三季第8集

  2014年8月14日首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系第三季第8集,即“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病例讨论会”在我院顺利召开。王建云副院长及重症医学科刘亚玲主任主持会议。朝阳医院、复兴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医院、通州区医院、密云县医院、怀柔医院、良乡医院等专家、教授莅临,同时还有平谷区妇幼医院、中医院等同仁参会,我院临床与医技科室近百名医生护士踊跃参加,会场座无虚席。

  首先,刘亚玲主任作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关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及重点突出地讲解了早期肠内营养的利与弊,同时据理力争地说明了怎样才能够避免或减少肠内营养的弊端,使它的好处最大化,最终使患者获益,刘主任的精彩演讲令大家受益匪浅。

  随后,由我院李振良和王建星医生根据典型病例阐述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与困惑,把大家带到肠内营养的实例中,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肠内营养早期达标虽然很困难,但经过努力依然能做到。

  刘亚玲主任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在长达10年间对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与研究中,不断总结,最终摸索出一条比较满意且切合实际的最佳临床流程,即早期评估,早期放置鼻空肠管,床旁动态监测,床旁盲放鼻空肠管,迅捷有效的护理管理团队,使得这一长期困扰重症医学科营养治疗领域的难题迎刃而解。会中,同仁们踊跃提问发言,专家耐心讲解,使得会场气氛异常热烈,肠内营养早期达标治疗在大家心中铭记。在长达3个小时的会议期间,无人愿意中途退场,均对本次会议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营养科郝淑苹等专业人士频频向重症专家悉心请教,不愿错过此次难得的求学取经机会。同时,各医院专家对于我院医护人员对早期肠内营养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由衷敬佩,也向我院工作在一线的重症医学科精英们请教学习先进技术与临床经验。最终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食堂与大营养

“酱牛肉还可以这样做,炒鸡蛋竟然可以不放油!” “这样的烹调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油和食盐的用量,口味又不受影响,病人肯定能接受,还可以回家试一试,孩子一定很喜欢……” “真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多学几道健康又好吃的菜。” 在一片称赞声中, “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营养膳食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课程共六个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基础知识、常见食物营养成份和营养价值、医院治疗膳食烹饪要求和制备方法、食品卫生知识及配膳员服务礼仪规范等。课后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不仅将所培训的知识进行了强化和梳理,同时,考核合格的营养厨师和配餐员还将取得医院营养科厨师及配膳员的上岗资格证书。 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每一位厨师和配膳员真正享受到了一次丰富的营养知识大餐,同时,大家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营养食堂厨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食堂做饭的”,不但要掌握食品卫生知识,还应不断学习营养保健知识,了解住院患者的膳食特点,无论是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等常规膳食,还是糖尿病、低盐、低脂等治疗膳食都与住院患者的康复密不可分,只有将烹饪技巧与营养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制备出既营养又美味的医院膳食。 而配膳员的工作也不只是“订饭,送饭”这样简单的重复,不但要求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还应该熟悉不同食物营养价值和医院不同膳食医嘱的适应症,必须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避免不遵守膳食医嘱,随意为病人调换膳食种类,引起病情恶化或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培训的专家除了为我们进行精彩的讲座之外,还走进营养科治疗膳食配制间进行了现场指导,对我院营养科的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我院营养科将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营养工作是临床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与药物、手术、心理、康复等治疗手段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临床营养治疗离不开医院膳食,必须加强营养厨师和配膳员的培训,做好住院患者的膳食管理,真正让营养食堂发挥医院第二药房的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