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中医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平谷区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0年,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60年风风雨雨,特别注重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特色,挖掘祖国医学遗产,走中西医结合道路,找准中医药工作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继承与发展特色中医药工作的新途径。下设有中医门诊、中医病房、针灸室、推拿室。在编医护人员24人,其中医师13人,护士11人,高级职称比例占30.7%,博士生比例7.7%,研究生比例为23.1%,本科生比例为69.2%。
  中医门诊、中医病房、针灸室、推拿室等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针灸、腹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贺氏三通疗法、电针、火针、温针灸、针灸减肥、艾条灸、艾柱灸、隔物灸、拔罐、走罐、闪罐、推拿按摩、牵引、康复理疗、冬病夏至三伏贴、中药泡洗等。
  门诊和病房治疗以下疾病疗效显著:中风病及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合并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感冒发热、急慢性咳嗽、脾胃病、眩晕、更年期综合征、疼痛症、月经病、盆腔炎、亚健康状态等。
  针灸室开展针灸疗法包括传统针灸疗法、醒脑开窍疗法、腹针疗法、贺氏三通疗法等。传统针灸疗法对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病、血管神经性头痛、胃炎、面神经麻痹、呃逆、落枕、失眠、月经不调、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遗尿、痤疮、鼻炎、耳聋耳鸣等症疗效显著。醒脑开窍疗法自2004年开展以来,对脑出血、脑梗塞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脑供血不足、癔病等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脑血管病引起的饮食水呛咳、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等疗效独特。腹针疗法是2005年开展的疗法,主要对老年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痛经、盆腔炎、附件炎、黄褐斑、减肥等疗效显著。还开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放血疗法等。其中艾灸疗法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病、胃炎等,也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火罐疗法适用于各种痛症。放血疗法对咽喉肿痛、发热、麻木等症疗效显著。2009年新开展了足腿药浴疗法,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辅助疗法。如中风后遗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疲劳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单纯性失眠、便秘、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食堂与大营养

“酱牛肉还可以这样做,炒鸡蛋竟然可以不放油!” “这样的烹调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油和食盐的用量,口味又不受影响,病人肯定能接受,还可以回家试一试,孩子一定很喜欢……” “真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多学几道健康又好吃的菜。” 在一片称赞声中, “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营养膳食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课程共六个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基础知识、常见食物营养成份和营养价值、医院治疗膳食烹饪要求和制备方法、食品卫生知识及配膳员服务礼仪规范等。课后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不仅将所培训的知识进行了强化和梳理,同时,考核合格的营养厨师和配餐员还将取得医院营养科厨师及配膳员的上岗资格证书。 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每一位厨师和配膳员真正享受到了一次丰富的营养知识大餐,同时,大家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营养食堂厨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食堂做饭的”,不但要掌握食品卫生知识,还应不断学习营养保健知识,了解住院患者的膳食特点,无论是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等常规膳食,还是糖尿病、低盐、低脂等治疗膳食都与住院患者的康复密不可分,只有将烹饪技巧与营养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制备出既营养又美味的医院膳食。 而配膳员的工作也不只是“订饭,送饭”这样简单的重复,不但要求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还应该熟悉不同食物营养价值和医院不同膳食医嘱的适应症,必须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避免不遵守膳食医嘱,随意为病人调换膳食种类,引起病情恶化或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培训的专家除了为我们进行精彩的讲座之外,还走进营养科治疗膳食配制间进行了现场指导,对我院营养科的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我院营养科将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营养工作是临床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与药物、手术、心理、康复等治疗手段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临床营养治疗离不开医院膳食,必须加强营养厨师和配膳员的培训,做好住院患者的膳食管理,真正让营养食堂发挥医院第二药房的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病吃什么营养食物好
高云
回答: 心脏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深海鱼、燕麦、坚果、绿叶蔬菜和豆类等营养食物。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一、深海鱼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建议选择清蒸或水煮方式烹饪。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二、燕麦 燕麦含有β-葡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胆固醇吸收。每日摄入50-100克燕麦片作为早餐,搭配低脂牛奶食用效果更佳。胃肠功能较弱者需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 三、坚果 核桃、杏仁等坚果含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每天食用20-30克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盐渍产品,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防热量超标。 四、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和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每日摄入300-500克,急火快炒或焯水凉拌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钾摄入。 五、豆类 黄豆、黑豆等豆类含大豆异黄酮和优质蛋白,每周食用3-4次,每次50克左右为宜。建议选择豆腐、豆浆等易消化形式,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量。 心脏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烹饪宜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复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