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前列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 预防之道:少吃红肉多运动

时间:2014-02-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前列腺癌,在欧美被称为男性健康第一杀手,近年来在中国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已然成为我国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一大困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全球男性因前列腺癌被夺去生命约有70万人,占同年全球男性死亡人数的28%,成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且前列腺癌死亡率正以每年2%的速度惊人递增,并有可能在2015年超越肺癌,成为夺取男性生命与健康的头号杀手。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明显上升?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定伟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以及日渐西化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前列腺癌的发生。

  发病人数快速增长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发病人数的11%,死亡人数的9%,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在中国,十年前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还很低。据一份2002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6个被调查的国家中,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中国则位居最后。“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列腺癌在上海的大医院里平均一年只碰见一二例”,叶定伟教授说道,“前列腺癌,在当时,只是医学教科书中非常小的一个章节而已。即便到了2000年时,中国每十万人中也只有3人确诊前列腺癌。”

  昔日让中国男性隔岸观火的数据还清晰可见,短短十多年时间过去,中国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数字已经急速增长。以2005年上海为例,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突增至每十万男性中有21人得病。目前,前列腺癌已是上海男性在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中排名第一位、所有肿瘤疾病中排名第五位的恶性肿瘤。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未必会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高,但是上升到日本、新加坡等东方发达国家的发病水平只是时间的问题。”叶教授说道。

  “好吃懒动”是主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明显上升?归结起来,叶定伟教授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其一,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去年,上海男性的平均寿命已接近78岁,老年人口比例超过20%,老龄化程度基本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由于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老年人口增加,发病率势必也会“水涨船高”。

  其二,日渐西化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50岁以下人群并不少见。这与市民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年龄目前也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叶教授介绍说,45岁之前发生前列腺癌的患者是非常少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岁~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到70%。

  “就像那位出生在1930年的‘股神’巴菲特,今年正好83岁,也就是前列腺癌发病危险性系数最高的一个区间。”叶定伟教授说。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80岁以上男性中有80%患有前列腺癌,但是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像巴菲特这样早期的前列腺癌,比较温和,肿瘤很小,几乎难以察觉。如果病人本身身体健康,即使患有这种癌症,预期寿命也在10年以上。同样被确诊为前列腺癌的名人还有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2001年时他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现在12年过去了,他已有95岁高龄了。

  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由于现代人日常工作繁忙,一般很少有时间去看医生,经常是许多人只有到剩下半条命时,才会去医院治疗。老王就是在妻子的一再坚持下,才到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得了前列腺癌。但癌症不会一夜之间出现在我们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从50岁开始,每年都要进行体检和测试的原因。我们必须在症状出现之前,及时发现疾病,因为早一天发现疾病,就能早一天进行治疗。

  叶定伟教授介绍说,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有时表现为类似前列腺增生症的排尿梗阻症状,如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夜尿增加、尿意不尽感等。有的患者会出现疼痛、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这些通常已经是晚期肿瘤的信号了。前列腺癌只要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其治愈率相当高。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泌尿外科病人的统计发现,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人,其五年生存率接近100%。因此,前列腺癌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肿瘤。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已广泛开展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使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检出率大大增加。作为前列腺癌最敏感、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国内很多医院也开展了PSA检测,男同胞们只需献出几毫升血,便可方便排除患病可能。一般整个普查过程只需要5分钟左右,也没有什么痛苦。为此,叶定伟教授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至少检测一次PSA,有家族史的朋友,检测年龄须提前到45岁。

  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台湾文学家李敖69岁时进行了前列腺癌手术,之后依然活跃于文坛和媒体。而中国大陆由于之前没有很好的筛查机制,大多数老年男性在查得前列腺癌时都已至晚期,前列腺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因此也就没有了“李敖大师”的幸运。

  1996年~1998年,叶定伟教授访学于全美国肿瘤诊治水平排名第一的安德森癌症中心,该中心的泌尿肿瘤团队对前列腺癌的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在国际上一直保持领先。在访学期间,叶定伟教授系统掌握了前列腺癌国际最规范的手术和提高肿瘤生存率的综合治疗方法。回国后对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改良,摸索出适合东方人解剖特点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性功能,并使术后尿失禁发生率降至最低。

  叶定伟教授说,相比国外,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最大特点是晚期患者多、治疗效果较差,究其原因,缺乏缜密的早期筛查、综合治疗不尽规范是关键。

  “前列腺癌应该视为一种全身性疾病,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有全局观。现在肿瘤治疗的理念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就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核素等综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这在临床实践当中我们已经得到了验证。”叶定伟教授补充说。

  预防之道:少吃红肉多运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叶定伟教授表示,与其他癌症的预防基本类似,远离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地说,平日饮食中,应有意识地减少红色肉制品的摄入,如牛肉、猪肉等;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如油炸类食品等;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中国人爱吃的豆类食物、谷类食物中富含植物性雌激素,对依赖雄激素生长的前列腺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含有抗氧化剂的绿茶,含有维生素E、硒等成分的水果,富含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的葡萄、西柚、西瓜、番茄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经常性的适度体育锻炼,对预防癌症同样很重要。适量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要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叶定伟教授建议成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3次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从而有利于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肿瘤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大肠外科:彭俊杰 2015-12-23至2015-12-23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08至2016-01-08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15至2016-01-15 专家停诊放射治疗科:俞晓立 2016-01-20至2016-01-20 专家停诊核医学科:胡四龙 2015-12-18至2015-12-18 专家停诊乳腺外科:余科达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头颈外科:王玉龙 2015-12-21至2015-12-21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4至2015-12-24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9至2015-12-29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31至2015-12-31 专家停诊肿瘤妇科:汤洁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长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2015-07-29起长期停诊放射治疗科:钱浩 2015-01-26起专家门诊暂停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2014-08-26起长期停诊妇科:黄妍 2014-08-01起长期停诊乳腺外科:狄根红 2015年8月10日起专家长期停诊,由沈镇宙替诊头颈外科:吴毅 2015-04-28起专家门诊停诊肿瘤内科:何桂芬 2015-11-04至2015-12-31专家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