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高血压日”心内科专家在行动

时间:2013-10-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0月8日是今年高血压防治宣教日,为提高高血压早期发现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病发生风险,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市民对它的防治意识,当天上午八点,院心内科在住院部大堂举办了高血压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当天正是国庆长假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准备充分的心内科专家张家美、劳晓翔副主任、姚丽文护士长、脑病科王长德主任等一字排开,热情迎候前来咨询的市民,并向市民和病友耐心细致宣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现场医护人员还免费提供了血压测试和《血压管理健康手册》。由于节前就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包括安排专家、确定服务项目、电子屏幕滚动宣传、海报设计、发放预告单、悬挂横幅等,所以当天活动非常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中风偏瘫怎么恢复
邵自强
回答: 中风偏瘫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中风偏瘫通常由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中风偏瘫恢复的核心手段,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针对上肢功能障碍可进行抓握练习,下肢功能障碍需侧重负重站立训练。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每日重复进行。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能帮助恢复肌肉收缩功能,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大脑皮层重组。水中运动疗法利用浮力减轻肢体负重,适合早期康复。物理治疗需配合康复训练同步进行,每周3-5次效果较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的丁苯酞软胶囊、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丁苯酞软胶囊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甲钴胺片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4、中医调理 中医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头针疗法刺激运动区可促进神经功能代偿,肢体穴位针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补阳还五汤等中药方剂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治疗期间需观察皮肤反应,防止烫伤或过敏。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脑血管病变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手术能改善脑部供血,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术后仍需坚持康复治疗,手术本身不能直接改善偏瘫症状。选择手术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存在一定再发中风风险。 中风偏瘫恢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控制盐分和脂肪。每日进行家属辅助的被动活动,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康复进展。恢复过程可能持续6-12个月,需要患者和家属保持耐心,坚持综合康复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