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周围动脉血管病的冬季防治

时间:2014-02-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冬季,伴随气温的下降,是中风、冠心病的多发季节,也是四肢血管疾病的好发季节。主要原因是寒冷刺激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狭窄,血流减少减慢;加之冬季气候干燥,也易造成体内缺水,从而使血液粘稠,血流变缓。最终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一些动脉疾病在冬季尤其容易发病或复发。比如常发于老年人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好发于青年人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这两种疾病是由于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血液灌注减少,引起氧供应不足,以致活动后出现疼痛。初始阶段患者行走一段路下肢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变发展,行走的路程逐渐缩短。病变后期会出现足趾冰凉、发紫、感觉减退,最终发生溃疡或坏疽。甚至需要截肢治疗。两者也有区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发于青壮年男性,侵犯中小动脉;而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于老年人,多发于大中动脉。还可采用无创的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以及核磁共振,有创的血管造影等检查,也可通过检查血脂和一些免疫指标予以区别。

  关于动脉血管疾病的冬季防治:首先要对气候变化有所掌握,天冷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最好在走廊或过道间预先适应一下温度。出门时多穿衣服,注意四肢的保暖。室内温度要保持正常,要常晒晒太阳。另外,老年人饱餐后不要外出,因为饱餐后较多血液流向肠胃道,使心脏本身的血供减少,加上胃肠道大量吸收营养物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影响血液流动,再感受寒冷更易引起血栓。与此同时,有周围动脉血管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入冬时根据医嘱调整好治疗药物;尤为重要的是老年人要积极进行脑血管的相关疾病的治疗,坚持治疗高血压,并控制好糖尿病等。

  另外,要注意的是,取暖时特别对于热水袋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取暖器具,要有保护层,防止烫伤;糖尿病足动脉硬化的病人不宜用超过40°C的热水烫脚,以免发生水疱等损伤;冬季皮肤干燥,容易发生皲裂,可以使用一些油膏润泽皮肤,防止破损的发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hcg翻倍多少正常
冷启刚
回答: 妊娠早期血hcg水平通常每48小时翻倍1.6-2倍,但个体差异较大。hcg翻倍情况需结合孕周、超声检查等综合评估,单次数值异常无须过度焦虑。 正常妊娠5-6周时hcg常呈现快速上升趋势,48小时增幅多在1.6-2倍区间。此时胚胎发育与滋养细胞活性密切相关,翻倍速度反映胎盘初步形成状态。部分孕妇可能出现1.4-1.6倍的平缓增长,若超声显示孕囊发育正常则仍属可接受范围。孕7-8周后hcg增速逐渐放缓,此时翻倍时间可能延长至72-96小时,属于生理性变化过程。监测时需注意实验室检测误差可能造成15%以内的数值波动,连续监测趋势比单次数值更具参考价值。 当hcg翻倍不足1.4倍或持续下降时,可能存在胚胎发育异常风险。异位妊娠者约30%表现为hcg上升迟缓,但需结合阴道超声排除宫内妊娠延迟着床。部分黄体功能不足孕妇通过孕酮补充后,hcg增速可改善。若孕8周后hcg未达峰值反而下降,需警惕难免流产或胚胎停育。临床评估时还应考虑孕妇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对hcg代谢的影响。 建议孕妇遵医嘱规范监测hcg变化,避免自行频繁检测增加心理负担。日常注意补充叶酸与均衡营养,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如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与激素水平评估,由专业医生判断妊娠状态。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