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脑病科是在神经内科基础上,根据医院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起来的特色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临床科室。科室设有病房、门诊、中医治疗室。有脑诱发电位诊断仪、动态血压监测仪、吞咽功能治疗仪、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脑电仿生物反馈治疗仪、微电流功能电刺激治疗仪、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进口电除颤仪、微泵输液仪等先进设备。并共享64排螺旋CT、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检测仪(TCD)、颈部血管彩超、脑电图、肌电图诊断仪等大中型设备。科室共有病床数50张,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

有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1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1名,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对象1人,担任国家、市、区各级学会委员、常委4名。临床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痴呆、焦虑抑郁状态、急性脊髓炎、帕金森病、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神经内科疾病,先后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药疏肝活血解郁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中药辅以针刺治疗偏头痛,活血化瘀、通腑泄热法对中风昏迷促苏醒,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解郁活血、健脾养心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中药熄风化痰通络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药辨证治疗痴呆等特色技术,目前采取最先进的中风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脑卒中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全新的风貌、精湛的医术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造成B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胆囊息肉、胆囊癌等原因有关。胆囊壁增厚通常由炎症刺激、胆汁淤积、组织增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壁增厚的常见原因,多由细菌感染或胆汁淤积导致。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壁充血水肿,慢性胆囊炎则可能出现纤维化增厚。患者常伴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发热、墨菲征阳性。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导致慢性炎症和增厚。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时可能引发胆绞痛,伴随黄疸、脂肪泻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伴结石强回声。治疗包括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溶石,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属于良性增生性疾病,特征为胆囊壁肌层增生形成罗-阿氏窦。超声显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可见小囊状结构。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确诊后若无症状可观察,症状明显者需手术切除。 4、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生长可能导致局部胆囊壁增厚,尤其是基底较宽的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通常多发且体积较小。患者可能出现饭后腹胀、隐痛不适。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或快速增大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恶变。 5、胆囊癌 胆囊癌早期即可引起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晚期可呈现"瓷化胆囊"改变。危险因素包括胆囊结石、瓷化胆囊等。患者可能出现消瘦、黄疸、持续性疼痛。确诊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发现胆囊壁增厚应定期复查超声,避免高脂饮食,限制蛋黄、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术后患者需遵循低脂清淡饮食原则,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恢复。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