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医院

神经外科成功切除枕骨大孔巨大脑膜瘤

时间:2014-06-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专家打破学科禁忌,勇闯“生命禁区”,为一名枕骨大孔脑膜瘤患者成功摘除了一枚乒乓球大的肿瘤。

  月初,患者在铁岭县医院行头部MRI检查(图1),诊断为枕骨大孔脑膜瘤,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康凯主任经过慎重考虑,凭借多年脑部肿瘤经验,决定勇闯这个生命禁区,为患者摘除肿瘤。术前我们利用数字化医学,模拟手术入路,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术前效果图(图2、3),经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详实的告知,在全麻下经后枕颈部正中切口后颅窝入路,成功切除肿瘤(达到Simpson1级切除)。手术历时4小时,术后病人神志清楚,肌力由术前3级恢复到术后4级,改变了强迫体位的卧位模式,术后复查头部CT(图4),然后再利用数字化医学,观察术后(图5),术前与术后对比效果(图6、7),患者没有出现呼吸障碍、脑水肿等症状,复查结果显示吴先生脑干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目前痊愈出院。

  延髓是脑干最关键的部位,直接掌管人类最重要的呼吸、心跳中枢,切除其中的肿瘤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延髓肿瘤切除术是当今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致死致残率高达80%,因此一度被称为“神经禁区”,令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望而却步。鉴于枕骨大孔肿瘤切除术的高难度与高风险性,一直被视为神经外科禁区,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此类手术。此例枕骨大孔肿瘤手术的成功完成,表明我院神经外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皮肤底层炎症怎么修复
聂小娟
回答: 皮肤底层炎症可通过抗炎药物、光疗、屏障修复、饮食调整及压力管理等方式修复。皮肤底层炎症可能与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过敏反应、紫外线损伤及激素水平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瘙痒、脱屑、灼热感及色素沉着等症状。 1、抗炎药物 皮肤底层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他克莫司软膏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作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局部调节免疫应答,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有效。盐酸多西环素片通过抗菌和抗炎双重机制改善痤疮相关炎症。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光敏性物质接触。 2、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和抑制促炎因子,对银屑病或顽固性皮炎有效。红光治疗通过促进胶原再生和减轻氧化应激,适用于玫瑰痤疮或术后修复。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20次疗程,治疗期间严格防晒并配合保湿护理。光敏性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3、屏障修复 使用含神经酰胺、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的复配霜剂可修复角质层脂质结构,推荐依泉绷带霜或雅漾舒缓特护保湿霜。透明质酸敷料通过水合作用促进表皮重建,适用于激光术后或激素脸修复。避免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清洁时选用APG表活类温和洁面。 4、饮食调整 增加ω-3脂肪酸摄入如深海鱼、亚麻籽可抑制白三烯B4等促炎介质。多酚类物质如绿茶、蓝莓通过调控NF-κB通路减轻氧化损伤。需限制高GI食物及乳制品摄入,它们可能通过激活mTORC1通路促进痤疮发展。每日补充维生素D3 400-800IU有助于调节免疫平衡。 5、压力管理 慢性压力通过HPA轴激活促进皮质醇释放,会加剧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正念冥想通过降低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建议每日进行20分钟呼吸训练。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提升β-内啡肽分泌,但需避免汗液长时间刺激皮肤。保证23点前入睡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修复期间避免搔抓或过度去角质,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使用37℃以下温水洁面,洁面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外出时采用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化学防晒剂可能加重敏感。建议每月复诊评估疗效,顽固性炎症需行皮肤镜或斑贴试验明确病因。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酮康唑洗剂,瘙痒剧烈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片。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