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冬病夏治 三伏贴

时间:2014-06-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理,利用夏季三伏天气候炎热的特点,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等方法,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风湿关节痛等冬季加重的疾病。“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如艾灸、针灸、内服中药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伏贴。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把白芥子、延胡索等中药制做成药饼,在三伏天根据病情将其贴在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吸收和刺激穴位,可由经络传导至相对应的脏腑器官,起到祛除病邪的效果。不同的穴位针对的疾病也不一样,如贴在胸椎上段附近穴位,可起到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治疗慢性咳嗽、鼻炎、咽炎、气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的作用。如果贴在肚脐周围和上下腹部,则可以治疗痛经、前列腺炎、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如患者是风湿关节炎或颈腰椎病,则可将药贴在关节和局部的一些穴位上,具体情况要由专业医生来选择,以保证三伏贴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伏贴的治疗范围:

  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具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类疾病、骨关节类等疾病、慢性病、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亚健康状态等。具体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

  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嗽、慢性鼻窦炎等。

  2、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风湿关节痛,四肢怕风、关节怕冷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腹泻、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

  4、儿科疾病:儿童体虚频繁感冒发烧、免疫力低下、厌食、消瘦、遗尿等。

  5、其他疾病:痛经、前列腺炎、体质虚弱等。

  今年三伏贴的时间安排:

  第一次(伏前加强): 7月8日

  第二次(初 伏): 7月18日

  第三次(中 伏): 7月28日

  第四次(末 伏): 8月 7日

  第五次(伏后加强): 8月17日

  地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三楼

  地址:南岗区民益街33号,民益街与阿什河街交口附近

  电话:87090248

  (来稿:中医大二院治未病中心)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专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与援非医疗任务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关于推荐援外医疗队中医专家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院于8月13日召开专门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并迅速组织开展援外(赴利比里亚)医疗专家推荐工作。 院党委书记关立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向与会者传达了国家对此次援外医疗任务安排、中医专家推荐资格、名额条件及时间要求,同时研究制定了对参与援外医疗任务人员的政策待遇等。希望我院符合条件的专家能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医务科负责人对符合相应条件者逐一发出号召,符合条件的专家纷纷表达了参与此次援外任务的意愿。经过资格审核和研究,最终,我院肝脾胃科副主任张禹副主任医师和潘祥滨副主任医师二人获得推荐资格,将代表我院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 随后,关书记代表院领导班子与张禹、潘祥滨同志举行了简短的座谈。对二位年轻专家不畏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报名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他们的积极行为充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精神,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我院新一代青年医生良好的医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据了解,在13日当晚,潘祥滨副主任医师即动身赶赴北京,代表我省及我院出席了于14日上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研讨会。目前,二位专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随时等候上级的命令启程奔赴利比里亚疫区参与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供稿/编辑:宣传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正骨后多长时间痊愈
曲中玉
回答: 正骨后痊愈时间通常为1-4周,具体恢复周期与损伤类型、个体差异及康复护理密切相关。 轻度软组织损伤或关节错位经手法复位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2周。此类情况多因肌肉拉伤或小关节紊乱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复位后需配合制动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辅助热敷缓解肌肉痉挛。若为腰椎或颈椎轻度突出,恢复期可能延长至2-3周,期间需佩戴支具保护,并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部分患者因长期姿势不良导致慢性劳损,正骨后需同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以巩固疗效,例如平板支撑或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康复期间应避免久坐、提重物等加重脊柱负荷的行为,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 骨折或严重韧带撕裂合并正骨治疗时,痊愈时间通常需3-4周甚至更长。此类损伤多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伴随明显肿胀和功能障碍。除手法复位外,可能需联合弹性绷带固定或石膏托外固定,后期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老年患者因代谢减缓可能延长1-2周恢复期,需增加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以加速骨愈合。若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复杂情况,康复阶段需严格禁止弯腰扭转动作,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痂形成情况是判断预后的关键指标。 正骨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影响组织修复。恢复期间出现持续疼痛或麻木需及时复诊,排除神经压迫等并发症。根据康复进度逐步增加功能性训练,如颈椎米字操或腰椎麦肯基疗法,可有效降低复发概率。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