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

龙南医院消化内科救助服药过量患者

时间:2012-05-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月9日中午,一阵刺耳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了龙南医院急诊科的宁静。

  一名满身污渍、深度昏迷的年轻女子被绿色通道急救人员火速送到急诊科。经过急诊科医生初步诊断,该名患者是药物服用过量,经过洗胃等急救处理后,患者被送到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

  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立即行动,建立静脉通道,采血,心电、血压监护,一切抢救措施迅速到位。此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没有自主意识,不能配合医疗,更不能说出服用药物的名称,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病人的家属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看到这些情况,医护人员高度负责,从患者入院开始就没有离开半步,时刻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化。看到患者大量的呕吐污秽物仍残留在身上,护士长郭春玲、护士邹清男丝毫没有嫌弃,帮助患者脱去沾满秽物的衣服,并打来热水耐心细致的为患者擦去身上的呕吐物,直到把患者身体擦干净,由于患者衣服上的污物时间长了不容易搓洗,郭春玲又把患者的脏衣服泡在水里。

  数小时后,患者意识开始逐渐清醒,但情绪很不稳定,无论医护人员怎么询问,都只是用淡漠的表情来对抗,不予作答。这种无声的、消极的抵抗,并没有打消医护人员积极性,他们没有放弃努力,默默地为患者做着一切,因为他们深知这样的患者更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由于大量的补液,患者大小便次数频繁,此时患者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大小便均必须有医护人员协助。护士长郭春玲,和其他护士频繁的来到患者身边,一方面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另一方面对患者语重心长的耐心安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患者把这些为她忙前忙后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经意间,眼泪从患者的眼睛里涌出。经过多次不懈努力,事隔4个小时后患者终于说出了她家人的联系方式。看到患者和亲人团聚,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用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把爱心和真情融入到了为患者诊疗的过程当中,融化了冰封的心灵,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仅仅是龙南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把爱心全部奉献给了患者,把“心系患者 诚信服务”落实到了实处,为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做出了榜样,更为他们自己的医疗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医院动态

更多 >

8小时生命争夺战

——龙南医院多科室联手成功抢救脑血管畸形破裂患者 一名年仅28岁的患者,因动静脉畸形突发脑出血,术中出血量达7500ml,血压几度消失,情况十分危急,在速度与技术的双重考验下,面对极大的手术难度,极高的手术风险,极端的术中险情,龙南医院专家团队协同作战,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患者突发险情 医院上下联动 8月22日晚9时40分左右,伴着一阵凌乱急促的脚步声,28岁的石先生被送进了龙南医院神经外科,当时患者已出现尿失禁并逐渐丧失意识。经询问得知,患者在当日下午14时左右,头疼剧烈,右侧肢体活动失灵,并开始恶心呕吐。CT检查提示脑出血,由于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接诊医生经过综合分析,怀疑患者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概率比较大。当时,病人情况非常危机,急须进行手术。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通知相关科室,一时间神经外科、麻手科、输血科……涉及到的科室都严阵以待。立即调派人员、积极进行术前准备、迅速成立抢救小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考虑到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患者有可能大量出血,医务处及时将情况逐级上报,龙南医院院长翟秀伟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麻手科医生关勇也从家中及时赶到。 一边是多科室联动在积极备战,一边是陪同患者检查的医生护士,此时,手术团队正在紧张的设计手术方案,经过多位专家的会诊,最终决定直接采取探查式动静脉血管畸形切除手术。 术中险象环生 医生化险为夷 当手术室的指示灯亮起时,已是深夜11时,龙南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翟秀伟亲自主刀,神经外科副主任邢立举,医生唐峰,麻醉师关勇组成强大手术团队,他们聚焦在无影灯下,开始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室外患者家属因担心家人安危坐立不安,手术室内专家团队为了能够成功完成手术让年轻患者重获新生而严谨操作。当头皮、颞肌被逐层切开,翻开头皮层硬膜后,看到的景象让在场的团队成员大吃一惊,脑组织表面一条粗大引流静脉印入眼帘,在没有明确血管畸形确切部位时,如果在患者脑血管畸形区域进行大面积切除手术,难度相对较小,可考虑到患者年轻,要尽可能的保存患者的脑部功能,但手术难度相应增加,容易发生危险,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险情。在两难抉择中,手术团队决定在短时间内,在模糊一片的出血区内,找到出血点进行局部切除术。在小心翼翼将血块及血液清除的过程中,他们寻找着畸形血管。随着手术进度的不断深入,患者出血量不断增加。在为患者从血库调来血浆进行输血的同时,手术团队连续用大号吸引器强力吸出患者体内流出的血液,终于找到了引起出血的关键部位,见到了大小约2cmX3cm的灰红色畸形血管团,专家组严格按照术前研究的手术步骤一步步操作着,分离出畸形血管团,然而就在将畸形血管团切除过程时,畸形血管团再次破裂出血,鲜红色的血液像管涌一样汹涌而出。这时,患者的出血量已经远远高于输血量,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药局紧急准备凝血药物,团队及时启动自体血液回输系统,将患者体内涌出的血液及时循环回输给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几次出现血压急速下降情况,甚至一度测不到,麻醉科积极配合,经过加压输血,患者血压得到提升。通过更加耐心仔细、摒住呼吸的继续分离,加以电凝先后切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最终在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的同时,出血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脑搏动正常、悬吊硬膜、去除颅骨、逐层缝合颞肌、头皮,带气管插管送入ICU病房,此时距离手术开始已8个小时有余,虽然团队成员都很疲惫,但手术的圆满结束还是让大家很兴奋。在送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两小时后,患者的意识便开始恢复,翌日便已清醒,通过精心观察护理,一周后病情得以平稳搬入了普通病房。 此次手术,患者出血量达7500ml,通过自体回输系统转回患者体内的血液达6000ml,使用新鲜冰冻血浆2400ml。据神经外科医生介绍,7500ml的血液相当于成人两次的换血量,自体血液回输系统在这场手术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协作,才使得一个个险情在专家们精湛的技术与完美配合下被纷纷解决。 目前,因突发脑出血到“鬼门关”转了一圈的患者被龙南医院神经外科和麻手科的医务人员们“拉”回来后,还处于恢复期。这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可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却是言不尽道不完的恩情。 这是生命得以延续、希望得以实现的奇迹,这是多科室团队协作创造的奇迹,这更是高超医技与先进设备相配合创造的奇迹。(文/薛晗 吴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早晨起来手指肿胀怎么缓解
高云
回答: 早晨起来手指肿胀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活动、调整睡姿、控制盐分摄入、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手指肿胀可能与血液循环不畅、睡眠压迫、饮食过咸、关节炎、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1、热敷按摩 用温热毛巾敷在肿胀部位10-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轻柔按摩从指尖向手腕方向推压,帮助淋巴液回流。注意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避免烫伤皮肤。若伴有发红发热需停止热敷。 2、适度活动 起床后缓慢屈伸手指关节,做握拳-张开动作重复10-15次。进行腕关节旋转运动,改善上肢静脉回流。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活动,活动强度以不加重肿胀为宜。 3、调整睡姿 睡眠时避免手臂受压,可将手腕垫高10-15厘米。侧卧时不要将手臂枕在头下,建议仰卧时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使用记忆棉枕头减轻颈部压力,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环。 4、控制盐分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增加香蕉、菠菜等含钾食物摄入,帮助平衡体内电解质。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夜间水钠潴留。 5、就医检查 若持续肿胀超过3天或伴有关节疼痛、晨僵,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肾功能异常者需完善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必要时进行肾脏超声检查。 日常可佩戴压力手套减轻肿胀,避免长时间下垂手臂。睡眠时保持室温18-22摄氏度,低温易导致血管收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神经功能,维生素E有助于微循环。若肿胀伴随皮肤发硬、指端变色需警惕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观察肿胀是否呈对称性发展,记录每日症状变化便于医生评估。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