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分娩预演,有备而“战”

时间:2013-12-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年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妇产中心在临床中落实科普教育,产前瑜伽锻炼,分娩镇痛,奖励顺产等措施,深受产妇和家属的欢迎,自然分娩率显着提高,新生儿出生人数跨入江城前三名。

  现实生活中,人类延续的自然分娩方式,被很多女性所摈弃。产妇分娩怕痛、迷信选择孩子的出生日期,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为此,妇产中心主任王晶指出,剖宫产是一种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临床应急措施。如高龄高危妊娠,胎儿巨大,多胞胎,孕妇产道狭窄等风险。一般产妇不具备以上手术指征,应当坚持自然分娩。

  临床上,产妇剖腹产会面临着麻醉意外、大出血、术后感染等诸多危险;产妇害怕顺产,是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不足的表现。

  自然分娩,健康两代人

  自然分娩的胎儿经过产道挤压,能将其呼吸道内的羊水和粘液排挤出来,减少出生后吸入性肺炎机率,更锻炼了孩子大脑和身体的相互协调性。

  对产妇来说,自然分娩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乳汁分泌快,有利母婴健康。

  分娩预演,为轻松分娩“备战”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妇产中心率先开设孕妈咪课堂,开展“分娩预演”,分娩镇痛,产前瑜伽等,增强孕妇的盆骨、韧带、肌肉的弹性等服务,为自然分娩创造心理,生理条件。

  妇产中心自2009年以来,已有十万人次接受科学孕育知识宣教,近百分之七十的孕妇自觉“坚持自然分娩,争做勇敢妈咪”。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进优生优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医院动态

更多 >

第十三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

由全军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手外科分会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2014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年会暨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手外科年会”(全军、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于2014年7月18-20日在武汉中南花园酒店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00多篇,来自七大军区、全国21个省市及省内的显微外科、手外科专家3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7月19日上午8点,由湖北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我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蔡贤华教授主持开幕式,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王焕春副部长、刘铁桥政委百忙之中出席并致辞,王焕春副部长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肯定,刘铁桥政委介绍了我院及骨科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对与会专家、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湖北省医学会孙铁汉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小林教授、中国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博士生导师候春林教授、全军显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务部主任兼骨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永清教授、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博士生导师喻爱喜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坐的还有全军显微外科常委、湖北省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硕士生导师黄继锋副主任。 本次研讨会有幸邀请到多位著名的国内、军内专家做专题演讲: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徐达传教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徐永清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韩岩教授、济南军区第89医院范启申教授、王剑利教授、任志勇教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郑和平教授、解放军401医院丁小珩教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张树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宋保强教授、成都军区第59医院陈雪松教授、解放军第一医院雷林革、解放军153中心医院周明武教授、解放军181医院唐继全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洪光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罗永湘教授、武汉市骨科医院周必光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赵德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立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柴益民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喻爱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康皓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世民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举玉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尹宗生教授、宁波市第六医院章伟文教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张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章一新教授等等。 我院骨科黄继锋副主任、王华松副主任医师分别做了专题发言,展示了科室近年来在显微外科、手外科领域所做的工作与经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我科老主任郑玉明教授、徐永年教授、陈庄洪教授、湖北省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康皓、杨钟华、翁雨雄;湖北省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潘振宇、邢丹谋、何明武、裴斌等省内专家。 会议展现出了近年来穿支皮瓣、游离皮瓣、骨头坏死、脑瘫显微外科治疗、神经修复材料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观点,通过精彩的专题报告、大会发言、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授课内容更深入的进行剖析及扩展。参会代表来的积极,听的用心,学术气氛浓烈,讨论热烈。通过精彩的专题报告、大会发言、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将授课内容更深入的进行剖析及扩展。参会代表来的积极,听的用心,学术气氛浓烈,讨论热烈。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