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东风总医院

总医院采用结肠取代食管治疗食管癌

时间:2003-08-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总医院大夫大胆出新招

  近日,总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地为一名食管癌并发纵膈感染的患者,施行了结肠取代食管的手术。据了解能完成这项高难度手术在鄂西北尚属首家。

  男性患者陈某某来自周边农村,今年65岁,年初发现患食道癌,3月中旬在县医院检查时造成食管穿孔,导致纵膈感染,皮下气肿,不能进食。被紧急送入总医院心胸外科,经医护人员奋力抢救脱离危险,但由于病情复杂,医生只得采用权宜之计,为患者施行食道修补的同时,再进行胃造瘘手术,通过造瘘口插管向胃内灌注一些流质饮食,为患者补充食物,维持生命营养。这样的饮食很难满足身体的需要,加之管口时刻暴露在外环境下,容易出现胃肠道感染;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

  要真正解决进食问题,只有施行二期手术。8月初,患者再次入院,由于患者身体状况极差,难以承受开胸手术,即便是一般的手术也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戴宗晴主任医师和医护人员一道反复研究,决定采用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这一新技术,为患者重建吞咽功能。8月18日,由戴宗晴、曹建军和刘伟等人主刀,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这一高难度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进食情况良好,身体正在康复之中。

医院动态

更多 >

10年只用一侧牙齿咀嚼 美少女成“大小脸”

17岁的小静(化名)是个漂亮姑娘,最近家人却发现她左右脸大小不一致。昨天,妈妈带她到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咨询,医生检查发现,小静脸部不对称竟是因为不对称的咀嚼造成的。“经亲戚朋友提醒,才发现孩子右边脸大,左边脸小”。小静的妈妈郑女士说,孩子自小都很爱漂亮,怕面部问题让孩子存在心理压力,所以,赶快来医院看看。 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施优灵详细检查后,分析说,起病原因是左侧的一颗乳牙发生龋坏脱落后,没有佩戴间隙保持器,两侧邻牙便开始向空隙处生长,占据脱落乳牙的缝隙,后来,恒牙萌出时,因间隙变小,牙齿便向舌侧或颊侧生长,导致咬合关系错乱。“最初,乳牙脱落后,咬嚼东西的时候,左侧牙齿很容易使不上力,嚼不烂食物,于是孩子就形成了长期使用右侧牙齿的习惯。后来虽然左侧的恒牙萌出,但偏侧咀嚼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导致‘大小脸’生成。”施优灵解释,过分使用一侧牙齿,会使这一侧的肌肉力量得到长足锻炼,面部就比较丰满,但另一侧的因为长期“失宠”,肌肉萎缩下陷,于是,颌骨的发育也渐渐偏向一边,出现“大小脸”,严重的话甚至会口角歪斜、面部畸形。 施优灵让小静立即改变偏侧咀嚼的习惯,多用左侧牙齿。然后,计划通过正畸的方式将长偏的牙齿归位,并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他指出,12岁—15岁是儿童正畸最佳年龄,小静错过了最佳时间,不过,孩子仍处于发育期,1—2年的时间仍可恢复。 施优灵提醒,牙错位应该以预防为主,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偏侧咀嚼不良习惯,请及时予以矫正。有牙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例如,有龋齿,先补好牙,防止其脱落;出现牙齿缺失,要及时佩戴间隙保持器或进行修复,牙齿治疗好后,两侧牙齿也要均衡咀嚼,不要过度偏用一侧。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牙错位症状,请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牙齿矫正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