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我院首例重症天疱疮患者治愈出院

时间:2012-09-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位全身皮肤大面积破溃、口腔及眼部黏膜糜烂、近半个月不能进食,极其罕见重疾“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潘某经我院皮肤科、中医科等专家32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于2009年12月1日上午康复出院。这是我院首例重症天疱疮患者治愈出院。

  身体糜烂  不能进食患者潘某,男,61岁,岳阳平江人。8月20日,患者经常出现口腔糜烂,有时身体某个部位出现数个黄豆大松弛性水疱,易破,不易愈合,疼痛难受,严重影响睡眠。潘某到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服用了大量的中西药,病情也没有得到控制,而且愈来愈严重。

  月20日,潘某开始出现寒战、发热以及口腔、眼部、颈部、躯干部皮肤等黏膜部位多处有水疱、大疱及溃烂,疼痛难忍,并出现吞咽困难,近半个月不能进食,其身体消瘦了近10公斤。于10月30日上午,在家人的陪同下,潘某到我院皮肤科就医专家会诊  病情好转“患者来医院时病情已严重恶化,头、面、颈部以及前胸、后背四肢50%以上的皮肤已溃烂,表面附着大量脓痂,尤其是眼结膜、口唇及口腔黏膜均有糜烂、渗出,还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皮肤科周平华主任说,“患者浑身流黄水,并散发出强烈的腥臭味。如此严重的天疱疮临床上极为罕见,如不抓紧治疗,患者可能因并发败血症而死亡……”

  皮肤科周平华主任对潘某病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带领科室医生吴志强、胡珍瑜给患者立即行皮肤活检术及组织病理、细菌培养等相应检查,初步诊断为重症寻常型天疱疮合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皮肤感染。

  鉴于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医院组织中医科、内分泌科、眼科、口腔科、呼吸科、临床药学等学科的专家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对潘某实施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及大剂量静脉内免疫球蛋白注射(IVIG)的免疫治疗等。同时,15病室护理人员忍着恶臭,每天长达1小时之久的换药,7天后,潘某的寻常型天疱疮得到有效控制,有些糜烂的皮肤开始结痂。

  康复出院  感激万分经过医务人员30多天的精心护理,潘某全身糜烂的皮肤均已结痂愈合,尤其是面部及身体部位皮肤除有色素沉着外几乎没有留下疤痕,于12月1日康复出院。“我这条老命是周主任捡回来的……”潘某出院时特别激动,感慨地说。

  据皮肤科周主任介绍,天疱疮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发病率在万分之四左右,目前呈上升趋势,而寻常型天疱疮是其中最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皮肤疾病,多累及老年人,本型预后在天疱疮中最差,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死亡率可达75%,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死亡率仍有21.4%。死亡原因多为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后引起的严重感染、消化道大出血、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及多脏器衰竭,也可因病情持续发展导致大量体液丢失、低蛋白血症、败血症、恶病质而危及生命。 

医院动态

更多 >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完善便民利民服务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医院党委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举全院之力,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措施,以实际行动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一、实行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市直各医院间对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制度,并认可省部级医院相关检查及检验结果。大型设备检查包括X片、CT、MRI、彩色超声等;检验项目包括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体液等临床检验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的项目。 二、建立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看病就医绿色通道 开辟6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门诊的绿色通道,并在显著地点张贴醒目标志标识,实行无障碍就诊;在门诊专设6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挂号、交费、取药窗口;安排专职导诊人员对65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进行引导。 三、建立便民自助查询系统 在门诊大厅、入出院结算处设置“医药收费电子触摸屏自助查询系统”,安排专职人员指导就诊患者查询有关医药收费、明码标价以及住院费用清单等事项。 四、建立统一的投诉管理机制 在醒目位置公布投诉流程及投诉电话(24小时投诉电话0731-88835975),投诉接待办公室设在医疗安全办。通过整合投诉,做好投诉处理及回复,确保患者在诊疗行为、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收费项目等方面的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除以上措施外,我院还将积极探索,推出更多改善医疗服务的新举措,努力使看病更加方便、快捷。据了解,医院这些为民、利民、便民的措施出台,使每一位就诊者感受到如家似的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从实处为患者排忧解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