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完成全省最小供体肝移植手术

时间:2013-11-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0月24日,我院成功为全省最小供体实施肝、肾移植手术一事引起国内及省内多家媒体广泛关注。11月5日,《四川日报》以《弱小生命 绽放伟大的爱》为题再次予以报道。以下是报道全文:

  弱小生命 绽放伟大的爱

  来源:四川日报20313-11-5

  11月4日,在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11个月大的嫣嫣和24岁的小刘安静地躺着,病床旁各种监测仪器都指向正常。就在两周前,身患重病的他们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分别进行了肝和双肾的器官移植。而重新给予他们生命之光的,则是一位来到这个世界仅仅1年零4个月的孩子。

  女儿突发意外父母大义捐器官

  要不是突然降临的意外,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10月6日,从射洪来成都打工的钟胜男和杨丹丹夫妇遭遇晴天霹雳:1岁多的女儿语语,在成都的街头遭受意外。尽管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女儿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无奈伤势过重,语语被直接送进重症监护室。

  语语到医院时,已经失血过多,并渐渐失去凝血功能,还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抢救,但也无能为力。抢救到第10天,语语的家人一天会接到几份病危通知书。抢救成功几率越来越小,语语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到第18天时,医生无奈地告诉了夫妇俩,语语已经脑死亡。“我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会失去女儿。”22岁的杨丹丹泣不成声。

  语语已没有生存希望,医生委婉地给夫妇俩讲述了一些患者意外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案例。然而,真正要把女儿的器官捐赠出来,这对年轻的夫妻还是犹豫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捐赠就意味着可以帮助别人,也意味着让女儿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想着女儿受伤以来,那么多不认识的人捐钱、捐物、献血小板相助,杨丹丹说服了老公,一同在捐赠协议上签了字。

  10月24日中午,语语即将进行捐赠手术,杨丹丹和丈夫轻轻地走到女儿床边,握紧着她的小手,亲了又亲。

  此时,语语仅剩下最后的数小时生命。在吻别女儿后,杨丹丹又叮嘱了一遍医生,除了捐出女儿的双肾和肝脏外,他们决定同时捐献女儿的眼角膜。

  仅1岁零4个月大的语语因此也成为我省年龄最小的器官捐赠者。

  两台高难度手术让2个生命获救

  就在语语的生命迹象越来越弱时,远在广东11个月大的嫣嫣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嫣嫣先天性胆管闭锁,如果不能进行肝移植,就会出现肝硬化、肝腹水等,最终夭折。通过全国的器官分配机选,嫣嫣成为受捐赠幸运儿。

  为了确保语语父母的爱心能顺利实现,省医院专门成立协作组,组织器官移植中心、小儿外科、小儿内科、输血科、检验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等各专科力量,提供最好的条件和技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24日下午4点,手术正式开始。供肝的摘取非常顺利,仅花了2小时。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非常复杂:由于受体是11月大患儿,身体发育严重不良,只相当于3、4个月大的婴儿,体重不到6公斤,整个胸腔、腹腔的容积也非常小,语语的肝脏远超过受体能够接受的大小。“太大的肝脏就算放进去了,也不会正常工作,并且压力太大会阻止血流进入肝脏,造成肝衰竭。”经过慎重评估后,省医院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决定采取劈裂式肝移植。这是手术中最难的一步,必须完整保留静脉、动脉通路和胆管通路,保证肝脏功能的完好。经过7个小时的精细手术,终于将供体560克的肝脏减小到160克。

  肝移植手术难度非常大,从病肝的切除到新肝的吻合,手术台上每个人都紧绷着弦,全神贯注。当开放新肝血供的那一刻,新肝慢慢地变红,变鲜艳……那抹生命的红,让手术室眼里布满血丝的医护人员兴奋得忘了疲惫。25日下午2时,长达22小时手术终于顺利结束。

  就在肝移植的同时,另外一组医务人员也在连夜奋战,他们将语语的两颗小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小刘。对于这个24岁的成年人来说,语语的肾脏体积又太小,于是移植小组进行双肾单移植手术。手术最大的难度也在于血管的吻合,经过长达8小时的努力,肾移植手术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两位受助者都已成功进行移植的消息传到钟胜男和杨丹丹那里,这对纯朴的年轻夫妇说:“虽然女儿已经走了,但能救两人,我们也很高兴。”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次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

7月3日,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BIPSS)诊断库欣综合征,填补了我院内分泌介入诊断的空白。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技术(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金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数家大型教学医院内分泌科能开展该技术。为填补我院这一空白,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积极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开展, 7月3日,在老年重症科、放射科介入组和核医学科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岩下窦采血操作及相关激素的测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力的依据。 目前,老年内分泌科已完成了内分泌介入诊断的新技术开展及课题立项,下一步将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移植后有痛经的感觉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移植后有痛经的感觉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子宫收缩、心理压力、子宫内膜反应或感染等因素有关。胚胎移植后出现类似痛经的轻微下腹坠胀感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宫外孕或盆腔炎症等病理情况。 1. 激素水平变化 移植后使用的黄体酮等药物会导致体内孕激素升高,可能引起子宫平滑肌轻微收缩。这种药物性激素波动可能产生类似月经期的盆腔充血感,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继续用药维持妊娠。 2. 子宫收缩反应 胚胎着床过程中可能发生轻微宫缩,表现为间歇性下腹紧缩感。这与移植导管刺激或胚胎定位有关,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出现规律性阵痛伴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排除先兆流产。 3. 心理因素影响 焦虑紧张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加重躯体敏感度,放大正常的不适感。过度关注腹部感觉会导致痛觉阈值降低,建议通过正念呼吸、音乐放松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 4. 子宫内膜反应 胚胎植入时滋养细胞侵蚀子宫内膜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产生针刺样疼痛。这种着床痛多发生在移植后3-5天,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适当热敷下腹部,但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 5. 感染风险 宫腔操作可能增加盆腔感染概率,表现为持续加重的绞痛伴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确诊后需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阴道凝胶等抗感染药物,严禁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 移植后出现轻微腹痛时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弯腰提重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选择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若疼痛超过48小时不缓解,或出现鲜红色出血、头晕乏力等症状,需立即返院进行超声检查和血HCG监测。期间禁止盆浴、性生活及使用暖宝宝等持续热源,以免影响胚胎着床或加重炎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