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与小儿外科春节期间成功救治多位肠套叠患儿

时间:2014-02-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春节期间,由于天气寒冷、患儿饮食不规律、加之小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全、适应能力较弱,因此肠套叠的患儿明显增多。由于成都市区很多医院的空气灌肠机都坏了,很多家长着急地抱着哭闹、呕吐不止甚至血便的患儿辗转于几个大医院间,包括很多外地的患儿。

  为了争分夺秒给予救治、防止患儿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超声科卢漫副主任、蔡志清、吴艳艳医生在放假期间连续多日多次夜间从家里、甚至刚下飞机从机场匆匆赶到医院,和小儿外科医生一起在超声科成功运用生理盐水灌肠解套肠套叠患儿8人次,确保患儿生命的安全。

  肠套叠是因肠壁自身的纵向蠕动发生紊乱,使近端肠蠕动套入远端肠管,导致肠梗阻、肠管缺血水肿、坏死。目前肠套叠的复位手段已较为成熟,多为X光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复位成功率均较高,但复过程所需要时间大约在20~30分钟,较长时间的X线透视带来的辐射,其随机效应有着潜在的生育致畸和诱发恶性肿瘤的危险。

  超声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是我院超声科新技术,成都市区仅我院开展。该技术以生理盐水作为压力介质复位肠套叠,实时监视肠管内灌入生理盐水量、估测水压、动态观察肠管回复情况、复位后评估肠套叠原因、肠壁水肿、炎变等情况。

  鉴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无辐射、方便、动态、安全,前来救治的患儿会越来越多,而且多在夜间,超声科立即制定应对措施,对住院总医师进行紧急的技术培训,以便更多的患儿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次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

7月3日,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BIPSS)诊断库欣综合征,填补了我院内分泌介入诊断的空白。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技术(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金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数家大型教学医院内分泌科能开展该技术。为填补我院这一空白,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积极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开展, 7月3日,在老年重症科、放射科介入组和核医学科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岩下窦采血操作及相关激素的测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力的依据。 目前,老年内分泌科已完成了内分泌介入诊断的新技术开展及课题立项,下一步将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