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肾脏内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肾病科成立于1975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建成的独立学科。在我国着名肾病学家杨秀川主任带领下,率先在西部开展血液透析, 并将这一技术传授给西南地区各大医院。自1982年首届中华肾脏病学会成立以来,我院肾科成为历届常委及委员单位。目前肾脏科是四川省肾病专业甲级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四川省肾病中心”,“四川省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2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已经成为四川省肾脏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肾病中心现有医疗技术人员共计134人,包括临床医师31人,护理人员98人,技师3名,临床药师1 名,临床营养师1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7人,硕士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中2人为博士后),具有硕士学位15人。担任国家级委员以上人数5人次(常委2人次),担任省级主委2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肾病专科分会主委1人,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3人次。科室人员多次参加多项国家级指南,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科室护理团队实力强,有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22名,高级职称5名。医院整个护理团队属于国家重点专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次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

7月3日,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BIPSS)诊断库欣综合征,填补了我院内分泌介入诊断的空白。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技术(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金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数家大型教学医院内分泌科能开展该技术。为填补我院这一空白,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积极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开展, 7月3日,在老年重症科、放射科介入组和核医学科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岩下窦采血操作及相关激素的测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力的依据。 目前,老年内分泌科已完成了内分泌介入诊断的新技术开展及课题立项,下一步将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