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超声科人员组成:

本科室自2004年在物理诊断科的基础上发展以来,在岳林先主任的带领下,人员不断壮大,现全科室共34人,现有在职高级职称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4人,是一支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富于年轻活力的工作队伍。

仪器设备:

截至2008年年底科室共有彩超仪器13台,三维彩超仪器2台,均配有各种高档探头,如腹部凸阵探头,高频线阵头,三维容积探头,经直肠双平面探头,经阴道变频探头及心脏颅脑低频探头等,适用于临床各种需要。

开展项目:

1、腹部各脏器如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区,盆腔,各孕周胎儿筛查检查;

2、浅表器官及肌肉骨关节等组织检查;

3、开展各种介入性检查,如血管造影检查,胃肠造影检查;

4、超声定位穿刺检查,如对肝脏,肾脏,前列腺,关节等定点部位穿刺引流或取组织活检;

5、开展三维超声检查;除对胎儿三维成像外,还广泛运用在对皮肤,膀胱,胆,子宫腔等部位的各种肿瘤的探查。

优势特点及技术特色:

<优势特点>

我们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拥有上亿元的大型高档设备,在省医院三甲综合医院的平台上,其优势特点显而易见,除对常见病,疑难病的丰富诊断经验外,还可以开展众多新技术新项目:

1、 目前已经在科内成熟开展了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2、 正在开展小儿颅脑超声检查;

3、 腹部超声造影技术运用;

4、 乳腺导管造影研究。

<技术特色>

超声科发挥人员多,所见病种多的特点,依据临床需要分别成立了不同研究亚专业,如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泌尿疾病,软组织疾病,产科及胎儿畸形以及妇科疾病等不同亚专业。

超声科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成熟的高新技术如血管造影对肝脏内小肝癌的诊断,运用造影对宫颈癌得临床分期,胎儿三维超声等技术。已承担2项四川省卫生厅项目,4项横向协作项目等。并在卫生厅的领导下开展对肝包虫病的普查诊断及治疗工作。

我们还紧密联系临床科室,联合开展肝肾器官移植后的超声对器官功能的监测,肾结石术中超声定位取石,超声定位引流脓肿,肝肾附件囊肿穿刺治疗等。

目前科室人员正积极在以下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

1、超声造影诊断在全身各脏器(除心脏外)的运用;

2、产前各孕周胎儿畸形系统性筛查;

3、胃肠道造影技术;

4、皮肤疾病诊断;

5、浅表器官疑难疾病诊断;

6、小儿先天性胃肠疾病诊断;

7、乳腺导管造影技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次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

7月3日,我院老年内分泌科成功开展介入岩下窦采血技术(BIPSS)诊断库欣综合征,填补了我院内分泌介入诊断的空白。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技术(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金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数家大型教学医院内分泌科能开展该技术。为填补我院这一空白,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年内分泌科医务人员积极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开展, 7月3日,在老年重症科、放射科介入组和核医学科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首例双侧岩下窦采血操作及相关激素的测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力的依据。 目前,老年内分泌科已完成了内分泌介入诊断的新技术开展及课题立项,下一步将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工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