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神经内科完成首例脑动脉支架成形术

时间:2013-12-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成功为一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了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男性,万某某,59岁,因反复四肢麻木,左侧肢体活动障碍6年。入院诊断为:脑梗死,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在神经内科做全脑血管动脉造影术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80%,在局麻下,由我院神经内科周立副主任医师和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郑洪波教授经合作完成了股动脉行右侧海绵窦段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治愈出院。

  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的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病的方法之一。脑血管狭窄是导致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要物质来哦对于狭窄的血管不能起到改善的作用。只能够促进侧支循环的代偿来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但是药物治疗后脑血管的代偿是有限度的,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或伴多支狭窄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不能达到足够的代偿而发生脑梗死或脑缺血发作。有支架指征的患者通过狭窄血管的支架治疗,可以直接把病变血管扩开,及时保证脑组织血流灌注,直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指征:1.血管狭窄程度>75%.

  2.血管狭窄程度>50%,但有临床症状,如TIA,脑梗死。

  3.药物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不愿或不能行血管内膜剥离术的脑血管狭窄患者。

  术前检查: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2),CTA或MRA。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临床症状与狭窄血管有关。其他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

  术后: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并检测凝血常规,血常规,观察有无出血转化。

  目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脑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其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从而改善脑部血供并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开辟了内江市首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球囊支架成形术的新篇章。(周立 田洁 余秀)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神经内科完成首例脑动脉支架成形术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成功为一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了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男性,万某某,59岁,因反复四肢麻木,左侧肢体活动障碍6年。入院诊断为:脑梗死,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在神经内科做全脑血管动脉造影术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80%,在局麻下,由我院神经内科周立副主任医师和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郑洪波教授经合作完成了股动脉行右侧海绵窦段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治愈出院。 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的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病的方法之一。脑血管狭窄是导致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要物质来哦对于狭窄的血管不能起到改善的作用。只能够促进侧支循环的代偿来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但是药物治疗后脑血管的代偿是有限度的,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或伴多支狭窄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不能达到足够的代偿而发生脑梗死或脑缺血发作。有支架指征的患者通过狭窄血管的支架治疗,可以直接把病变血管扩开,及时保证脑组织血流灌注,直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指征:1.血管狭窄程度>75%. 2.血管狭窄程度>50%,但有临床症状,如TIA,脑梗死。 3.药物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不愿或不能行血管内膜剥离术的脑血管狭窄患者。 术前检查: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2),CTA或MRA。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临床症状与狭窄血管有关。其他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 术后: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并检测凝血常规,血常规,观察有无出血转化。 目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脑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其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从而改善脑部血供并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开辟了内江市首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球囊支架成形术的新篇章。(周立 田洁 余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常熬夜月经不来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经常熬夜月经不来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心理调节、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因素有关。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内分泌平衡。建议固定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期熬夜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建立生物钟需要持续2-3个月才能见效。 2、补充营养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可食用猪肝、牛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长期熬夜会加速体内营养消耗,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雌激素代谢,建议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 3、心理调节 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每天进行15-20分钟放松训练。情绪波动会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异常,建议保持平和心态。 4、药物治疗 黄体酮胶囊可促进子宫内膜转化,地屈孕酮片能调节孕激素水平,戊酸雌二醇片可补充雌激素。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前需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和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熬夜伤阴,可服用乌鸡白凤丸调理气血,定坤丹改善宫寒,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3次。肾虚型月经不调可配合艾灸肾俞穴,肝郁气滞型可加太冲穴针刺。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月经不调的基础,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黑芝麻等滋补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每次30-40分钟。若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月经仍未恢复,需及时就诊妇科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