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婴儿脑损伤早期发现有赖于早期有效的系统评估

时间:2012-07-25 17:38 作者:复禾健康

  “婴儿脑损伤早期发现有赖于早期有效的系统评估”。日前,记者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举办的全国发育期脑损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论坛暨培训班上获此消息。

据了解,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逐渐增高,随之而来的是早产低体重儿、围产期窒息儿、病理性黄疸儿的后遗症问题,致脑损伤发病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如何在早期或超早期发现这些脑损伤的高危儿呢?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主任张雨平教授介绍,如果想在早期或超早期发现这些脑损伤的高危儿,最重要的是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就进行有效的系统评估,可以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以及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因为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尤其是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飞速生长发育阶段,如此时能早期有效的发现脑损伤,并进行早期干预,给予足够的运动和感觉刺激及训练,能使损伤得到最大的修复和再生。此外,出生后6个月内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早期干预可预防由于姿势和运动异常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如关节挛缩,肢体变形等。因此6个月以内是进行脑损伤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的婴幼儿,及时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就可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程度。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张教授介绍,新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将这种全面的系统评估用于临床高危儿的筛查及诊断,并对可疑的病例进行早期干预,其疗效非常好。全面的儿童系统评估包括早产儿行为评估、新生儿与婴儿行为评估、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全身自发性运动评估,InfantB评估等方法,其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反射能力、运动能力、控制能力。其实这些评估系统的选择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等因素有针对性的应用,通过全面的、多次的评估能更加明确患儿的病情及干预效果,再为选择及调整正确的治疗提供依据,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院动态

更多 >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从生活点滴做起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举办的义诊活动中,该科赵景宏主任告诉记者,急性肾损伤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谨慎用药、避免滥用中药、定期检查、不盲目治疗、避开影响肾脏疾病的环境因素,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急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赵景宏主任介绍,肾脏是全身的代谢与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全身电解质紊乱,体内的酸碱失衡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该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据统计,我国每年近400万罹难该病,且数量还呈上升趋势。急性肾损伤容易合并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使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所以其死亡率也很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能及早发现病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般病情是可以好转的。35岁男子自行买结核药服用致急性肾损伤家住重庆酉阳浪平的竺华,一个月前因为咳嗽吃了药没有好转,以为是以前的结核病犯了,就自行到药店买了抗结核的药吃,吃了三天就出现无尿症状,到新桥医院肾内科一检查,他是因为服用了抗结核的药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最后只有靠透析维持生命。赵景宏主任介绍,临床经常见到因乱服用药物引发急性肾衰的病例,每年科室约收治20例,其中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有吃胃药的。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诊断病情就下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服药前咨询药剂师或请教医生。 早发现是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关键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尿量减少、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大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双下肢浮肿,这是因为患者体液过多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赵主任说。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及早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呢?赵景宏主任表示,及早发现病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尿量有没有减少?若尿量减少就得查查自己出现尿量减少之前有什么不适的情况或者吃过什么药?比如说像恶心呕吐,进食进水减少,接下来出现浮肿等症状,这时就得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检查,及早治疗。所以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常规出现异常,就建议做肾功能与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