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颖彬的“心”事??记新桥医院心脏外科的领航者
时间:2012-03-30 17:13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2-03-30 17:13 作者:复禾健康
1996年,32岁的肖颖彬接过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发展的旗帜,成为当时全军、全国最年轻的心外科主任。当年,面对科室人才青黄不接、发展缓慢的困境,年轻的肖颖彬挑起大梁,在艰难中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今年,由他领衔、历时16年研究探索取得的成果“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研究”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厚积薄发的中年,心外科发展始终是萦绕在他心头的一桩心事。
“娃娃科室”挑大梁
肖颖彬上任之初,科室只有5名医生。由于长达10年的滞后发展,科研方向不明,唯一的设备是一台70年代总部配发的体外循环机,每年手术不足150例。年轻的肖颖彬日夜思考着科室面临的困境。最终,他决定带领科室人员克服人员少、设备差的困难,立下了“5年内完成科室老前辈们的梦想--实现年手术量200例”的志向。
当时,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8.6岁被人称为“娃娃科室”的小团队,在同样年轻的肖颖彬的带领下,放弃一切休息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地连续作业,超负荷的工作量让科室的手术例数迅速攀升。仅用1年时间,他们就实现了预计5年完成的目标,手术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被国内同行称为“年度零死亡”的佳话。
随着心外科的蓬勃发展,前来就医的病人也大幅度增加。这时,肖颖彬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高质量地服务日益增多的患者。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落在了培养人才、凝聚人心之上。肖颖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理论与技术教给科室的年轻人,他鼓励年轻人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先后派出十余名骨干赴欧美学习交流,掌握心血管外科前沿技术知识。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