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201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专栏

时间:2014-03-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治结核”。为了做好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我院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宣传活动,就此我们组织以下科普文章,以供大家参考。

  结核病预防重于治疗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明了抗结核药物,使结核病治疗进入化学药物治疗时代,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十几年来,由于投入不足,人口流动过大,群体防病意识差等原因,使结核病在全世界又有蔓延的趋势。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全球大约有300万,成为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大多数为15~54岁人群,它可以发病于人体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发生在呼吸系统的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发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有时痰中带血。有人会出现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症状,一旦有了上述症状后一定要到医院及时确诊。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依据是综合性的,需要根据体征、症状、涂片、实验室检查、X光及其他诊断依据综合判断。所以到了医院后要按照结核病的要求去做检查。检查主要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核磁共振。主要检查可见浸润或血性播撒病灶。

  在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检查:①血沉检查。正常人的血沉一般为0~20mm/h。.而结核病人通常血沉加快超过正常值。②细菌学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痰涂片和结核菌培养。痰涂片检查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准确。目前痰涂片检查是发现肺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有疑似肺结核症状的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留取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性痰标本3~5ml送化验室。结核分支杆菌培养的罗氏培养一般需要4~8周时间。BACTEC960仪器培养法平均9天就可出结果。培养阳性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培养阳性后需做结核分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鉴定是诊断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是诊断耐药结核病和临床用药选择的依据。③免疫学检查。即PPD皮肤试验和血清学检查。如果PPD皮试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结核菌或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无反应。若PPD试验阳性说明机体已感染了结核菌,但还需要其他检查判断是否已发生结核病。血清检查主要是结核抗体检查,若阳性说明机体已感染了结核菌,很可能近期处于活动期。④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检测结核菌的DNA或RNA。它在结核病检查和耐药基因检测方面具有快速、高效、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⑤组织病理学检查。当机体某部位有组织改变时,可通过内镜、支气管镜、肠腔镜、手术等方法取受感染组织(比如:肺组织、胸腔或淋巴结等)进行或其检查。⑥酶学检查。充分检查血清、体液的腺苷脱氨酶(ADA)其在结核性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中与血清中的比值,其显著高于其他疾病。在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中,细菌学检查最重要,其任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诊,其他项目检查阳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才可确诊。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后应立即正规服药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肺部病变不断扩大,从而影响健康,严重会危及生命;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危害社会。因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的疾病。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播撒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之中可使10~15个健康人受感染,感染人群中10%左右人发病,这些病人又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再加上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构成了结核病的广泛流行。

  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不能中断药物,坚持治疗(至少6~9个月)目前最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链霉素等,这些药物会对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有副作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手足麻木等,严重者会呕吐、视物不清、皮疹、听力下降等。所以,治疗时需长期服用保肝药物,并按时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以防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治疗期间的任何改变都应通过医生决定,如果私自停药或间隙性服药,会使体内的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而将难以治愈。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同时,肺结核病人要养成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有消毒液的痰盂中,到公共场合是应佩戴口罩,在房间内应经常开窗通风,以避免传染给他人。肺结核患者应戒烟戒酒,因吸烟会加剧咳嗽、咳痰、咯血等 ,大量咯血会危及生命。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酒会加强肝脏负担,酒还能扩张血管,有引起咯血的可能。肺结核病人还应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以及绿叶蔬菜、水果和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身体早日康复。

  结核病预防是关键,只要有效控制传染源,就能防止结核病的传播,结核病的蔓延才会得到控制。

  如何预防结核病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传染病,传染程度决定于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菌的数量、病人咳嗽症状的严重度和接触的密切程度等。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有:

  1、及早发现和治愈传染源

  一名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可传染15名健康人,传染主要发生在未被发现治疗之前,因为传染源在未发现前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接触者容易被结核菌感染。因此首先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才能缩短传染源的传染期。早发现才能做到早治疗,且可选择的药物多,治疗费用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大,病人容易耐受,治疗可顺利进行,治愈的可能性大,从而减少治疗的失败率和结核菌在社会中的传播。肺结核病人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咯血症状,有的病人尚有发热、胸痛、盗汗、乏力等症状,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3周或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检查。如确诊为肺结核要正规治疗,完成规定疗程。

  2、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2.1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病人在公共场所应带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不要面对他人大声说话。

  2.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在通风不良、较密闭的环境,如冬季家庭内、集体生活居住拥挤的群体内,结核菌容易传播,需要定时开窗通风,日光照射也很重要。

  2.3减少接触传染源:排菌肺结核病人应避免到人群拥挤、人群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发现肺结核,除积极治疗、通风换气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患者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则分床睡。

  3、减少结核菌感染者的发病

  感染结核菌后,约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3.1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免疫力低,易感染结核菌。卡介苗对新生儿的免疫保护作用为50%~80%,被证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可靠的预防方式。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应及时补种。

  3.2增加人体抵抗力,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工作过累,精神紧张;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偏食和为减肥造成营养不良;并注意适当锻炼、运动。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患结核病。锻炼身体与合理营养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结核病机会。

  3.3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艾滋病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脏器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增加结核病的发生。

  3.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3.4.1戒烟。现在已证明吸烟者患结核病高于不吸烟者,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吸烟常引起咳嗽、咳痰而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

  3.4.2限酒。大量饮酒影响正常饮食规律,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彻底治疗。

  3.4.3应避免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结核的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如果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差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绝大多数人不发病,但仍有约10%的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有可能发生结核病。如果你周围有人患上了结核病,首先不要害怕。结核病不是一接触就能感染上,只要你按正规方法采取预防措施,一般不会感染上的。如你感觉到不适,可到当地结核病定诊单位进行检查,排除一下患病的可能。在如何预防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些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患,俗称“肺痨”。 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健康的人吸入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就可能引起肺部感染。

  结核病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健康人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2)消化道传染:因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杆菌的其它食物而得病,多产生在咽部或肠道。

  (3)其他传染: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生殖器官等接触传染。还有先天性结核病传染途径为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多于出生后不久发生粟粒性结核病或生殖器结核。

  肺结核病的预防重在保护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其具体措施是:

  1、患者最好有单独的卧室,居住房间,,光线要充足。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纸遮住口鼻,将痰液吐在手纸上,将其焚烧;或将痰液吐在生石灰盒子里进行搅拌。

  3、家里做一次彻底消毒,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 可达到杀死结核杆菌的目地。或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此外,也可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微波炉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家用微波炉功率在700瓦以上,时间4~7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注意:①微波不穿透金属,所以消毒物品不要放在金属器皿内。②微波在水分子中最容易被吸收,所以,在消毒时最好炉内放一杯水,这样消毒效果更好。

  4、提高身体抵抗力:

  1)生活方式合理化和规律化,起居规律,避风寒,戒烟酒,劳逸适度。

  2)饮食合理,富营养,忌辛辣。

  3)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4)保持乐观情绪,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人体的抵抗力。

  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由于结核杆菌的感染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接触。

  5、卡介苗接种: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卫计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8月22日下午,我院召开会议传达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并就我院实际情况提出工作要求。全院中层干部、护士长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刘锦程主持。 甘昭平书记带领参会人员再次学习了2012年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内容;牛国强副院长再次传达了《关于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的通知》;郭皖营副院长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 刘锦程院长传达了8月20日召开的省卫计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会上,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宏杰传达了省委常委会关于贯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推进工作作风,密切八项规定的有关精神,并对近期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昭安排部署委系统下阶段工作并就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提出要求。委党组副书记杨桦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迅速传达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并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尽快提出有效措施。对八项规定和“四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制止。要强化纪律观念,不断自我警醒,确保干部队伍始终约束在规范和纪律之中,确保全系统风清气正,树立良好形象。 刘院长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各科室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此次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性;二是要迅速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长效机制;三是加强纪律观念,严肃工作纪律,精简会议、简报及文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各科室要认真做好自查工作,行政职能部门、考核办严格做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落实此次会议精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少的原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母体脱水、药物影响、胎膜早破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超声监测和临床评估明确病因。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过少。这种情况常见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孕妇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需住院观察或提前终止妊娠。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或根据病情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存在肾发育不全、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时,尿液生成或排泄受阻会导致羊水减少。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膀胱空虚或肾脏结构异常。确诊后需根据孕周和畸形严重程度决定干预方式,严重者可能需要胎儿宫内手术或终止妊娠。对于轻度病例可动态观察,使用注射用腺苷钴胺营养支持。 3、母体脱水 孕妇因呕吐、腹泻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减少时,可能引发暂时性羊水过少。这种情况可通过补液治疗改善,建议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孕妇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活动。若伴随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生化指标。 4、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栓、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可能抑制胎儿尿液生成导致羊水减少。发现羊水过少时应评估用药史,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也可能影响胎儿肾功能,妊娠期禁用此类药物。 5、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导致羊水持续外漏是羊水减少的常见原因。孕妇会感到阴道突然流液,需立即卧床并使用pH试纸检测。孕周不足34周者可考虑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根据破膜时间和感染指标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时间,每日监测胎动,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适量增加汤水类食物。禁止擅自使用利尿剂或限制饮水,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超声了解羊水指数变化,出现胎动异常、腹痛或阴道流液需立即就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