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微生物实验室顺利通过复评审

时间:2014-05-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微生物实验室2008年6月27日首次通过了ISO 15189的实验室认可,至今共经历了4次评审工作,2014年5月23日-5月25日,我室又一次迎来了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 对我室进行的为期3天的复评审工作。在医院领导、医务处领导的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曹彬主任带领下,微生物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非常重视这次复评审工作,对这次评审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虽然在过去的六年期间实验室按照ISO15189的标准进行严格管理,但是每一次迎接评审的准备工作仍然给我们本就繁重的临床和科研任务添砖加码。早在半年前,曹彬主任就布置了本次评审的准备工作,实验室刘颖梅老师和全体同事开始着手于本次评审工作,实验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积极配合,做文件更新,做内审、做人员比对、做系统升级,做仪器验证等等。我们实验室全职人员10人,承担着全院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和多项科研任务,有时常规工作还需要加班完成,实验室的复评审准备工作就更可想而知了,全部是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去完成的。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大家经常加班到很晚,生病也坚持完成任务,顾不上家里还有生病的孩子,有时加班太晚回家的地铁没有了只能在值班床上对付一夜。

  5月23日9:00,在我们的倾心准备下终于忐忑的迎来了复评审的首次会议。评审专家共两人,一位是来自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周华文教授,另一位是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的罗燕萍主任。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童朝晖副院长、医务部李晓北处长、质控办金铭主任和马雪副主任亲自莅临现场。童院长代表院领导欢迎两位评审专家指导检查,指出实验室自2008年起,通过了四次实验室评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希望实验室能在专家评审后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专家组组长周华文老师宣读了实验室认可原则、认可依据、认可要求和公正性、保密和廉洁自律声明。实验室曹彬主任代表实验室发言,全面总结了实验室工作及质量体系运转中实验室的持续改进成果,并希望通过实验室认证工作,使实验室检测能力及检测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5月23日10点,两位专家进驻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分别从体系文件和技术操作两方面进行现场检查。专家对实验室体系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了全要素的评审,对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各种记录进行了详细的查看,并且安排了各项人员实际操作的比对。5月24日,本该可以休息的周末,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到岗进行各种实验的实操,并且完成评审所需要的各种文字材料。尽管家住房山、顺义和通县,尽管周末没有人看孩子,尽管已经连续上了十几天班,尽管有着种种妊娠不适,实验室的所有人员没有任何怨言,全部提早到岗开始工作。当24日下午16:00我们把现场技术评审表格和试验原始资料交给评审专家时,得到了技术评审罗艳萍主任的高度评价,她对微生物室这个团队的技术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月25日10:00,评审专家与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开了沟通座谈会,来自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科、儿科等20多个科室的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参加了讨论,各位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一致肯定了微生物实验室对临床诊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5月25日10:30,医务处处长李晓北、曹彬主任和两位专家以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复评审的末次会议。评审专家组组长周华文对实验室现场评审工作进行了总结,就实验室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提出实验室有许多亮点,同时也很中肯地提出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宣布微生物实验室顺利地通过了本次ISO15189复评审。最后,李晓北处长代表院领导做了发言,感谢两位专家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肯定,医院对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高度重视,对学科带头人曹主任的工作高度认可,院里从人力、财力、物力加强科室建设,主要涉及今后大幅增加感染科病床数量、增加实验室面积、改善工作环境、在科研经费上扶持,使科室达到高标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最后,评审专家罗主任对我们这个团队的技术水平给予肯定的同时,更对我们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审组组长周主任代表评审组感谢医院领导、科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对此次评审高度重视,无论在评审中,还是在食宿安排等生活细节上周到细致,给评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至此,此次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实验室顺利通过了2014年ISO 15189 的复评审。ISO15189是国际公认的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实验室获此殊荣,不仅仅是对微生物实验室软、硬件建设的认可,更是对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及检测质量的认可,本次复评审再次展现了微生物实验室的综合能力。 我们相信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操作会更加健全,不但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加患者与医务人员对实验室的信任,同时也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消除国际交流中的技术壁垒,促进科室与国际接轨。完备的质量体系和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减少错误的发生,实现可持续改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