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1958年建院时建科,在历任科主任张鼎诚、李正廷、张瑞华、王宁宇教授的带领下,全体 同仁励精图治、精诚合作,共同走过了半个世纪。2001年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始进一步分为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颌面外科,四个亚科在 临床、基础研究方面方向明确、稳定发展。作为我院重点培育科室,医院在设备投入、教学、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科现有医师23人,博导1人,硕 导2人,床位41张,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急诊量近1万人次,年手术量近2000台,其中疑难重症手术20%以上。

我科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委员单位,技术团队以中青年为主,已培、在培研究生20余人,人才梯队和专业结构合理,现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3 项、局级课题7项,在研课题经费390余万元。近五年来主编专著两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十二五”重点图书 《住院医师查房手册》;发表SCI文章13篇;核心期刊论文24篇;作为第二起草人,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职业性爆震聋诊断标 准);组织大型学术会议6次,参会人员达数百人。作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承担其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和北京卫校护士大专班和中专班的教学任务和听力学 系、生物工程系的实习工作。

科主任王宁宇教授,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枢听觉功能,尤其在声源定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曾作为访问学者两次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进行听力学方面的研究,并于2012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和交流。担任中华医学会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同时还 担任多家核心期刊编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中西医结 合耳鼻咽喉科学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与言语康复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及英文版外审专家。

王宁宇教授工作期间共发表论文88篇,其中SCI论文12篇,核心期刊76篇,主编论著4部,参编论著17部,获得专利5项,共承担科研课题13 项,已结题9项,目前在研课题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北京市级重点科研课题3项,科研经费达206万元。在教学方面,共培养博士研究生7 名,硕士研究生21名,指导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课题设计等工作,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校级优秀论文,并多次被评为首都 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级优秀导师和优秀科研工作者。

我科在耳显微外科、鼻内镜技术、鼻颅底外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和头颈颌面外科等方面具有特别专长。

耳显微外科:

耳科手术开展于建院之初,经过5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三级亚专科成立之后,形成了诊疗一体化技术体系。目前外耳道扩大术、外耳、中耳畸形 矫正术、中耳炎手术,胆脂瘤根治术,听力重建术,人工听骨植入术,面神经减压术,脑脊液耳漏修补术,已成我科常规手术;同时开展诸多疑难危重症手术,如颞 骨部分切除术、颈静脉球瘤切除术、迷路切除术、迷路瘘管修补术、岩尖病变切除术,贯颅底占位病变切除、侧颅底钛板修复,合并颅内病变的中耳乳突根治及病变 清除等;相应的听力学诊断技术亦得到全面发展,已成立听力中心、眩晕门诊,开展了以新生儿听力筛查、行为学测听、中枢听功能检测等项技术,特别是声源定位 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520017252.1),制作了国内首台专业声源定位测试仪(经过三代样机研制,目前达到生产商品机的 雏形)在北京市科委专项资金资助下(基金号2080507030808018),已经完成国人18~48月龄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纵向变化特征的研究,得 出了最大角度辨别阈和水平角度偏差的正常值,还在上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电子耳蜗植入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目前已完成2例双耳植入和5例单耳植入儿童声源 定位能力测试,使该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为国内CI植入儿童提高植入后言语辨别率和声源定位能力做出了贡献。此外,我科已开展睡眠状态下的失 匹配负波、言语ABR和瞬态OAE频率分布的性别差异均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成绩。

听力检测中心:

建有标准电声屏蔽仓四间,可以开展常规测听和电生理检查、声源定位、P300、MMN等中枢听功能检查、可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职业病鉴定,是首都医 科大学听力学专业实习基地,也是研究生和听力学专业本科生进行科研的平台。常年面向临床,提供系统的听力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还有耳科专家和专业听力师为 耳聋患者进行助听器专业验配,包括全数字式、移频式等最先进的助听器和普通款式助听器,从新生儿到耄耋老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专业化的服务。

鼻及鼻颅底外科:

我科在鼻内镜微创手术方面具备相当的优势,能够治疗常见的鼻腔鼻窦手术,而且在难度高、风险大的复杂手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内镜下慢性复发性 鼻-鼻窦炎鼻息肉、儿童鼻窦炎鼻息肉、鼻咽纤维血管瘤、骨化纤维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浆细胞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垂体腺瘤切除,脑脊液鼻漏修补、鼻腔泪 囊成形、眶壁骨折修复、视神经管减压、颅底肿瘤切除、侧颅底钛板修补术等各种鼻眼和侧颅底手术。目前已完成各种鼻内镜微创手术数千例,术中出血少,手术时 间短,术后恢复好,手术治愈率高,更好地保护了患者鼻腔和鼻窦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嗅觉味觉功能评估:

我科在嗅觉味觉功能评估和障碍的诊疗方面是国内最具有实力的团队。学科带头人建立了国内首家嗅觉和味觉化学感觉功能实验室,利用国际先进的嗅觉主观 及客观评估设备,在国内率先开展嗅觉和味觉功能的相关研究,对嗅觉和味觉的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测以及影像学方面的评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获 得了嗅觉正常人群嗅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数值,应用MRI发现嗅沟深度与男性嗅觉功能的关系,应用MRI发现气味刺激下大脑不同区域的血氧水平变化,反应了大 脑不同区域对不同气味的感知。积极开拓嗅觉味觉功能评估的意义,探索嗅觉与人体其他感觉及器官功能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嗅觉味觉障碍患者规范化诊疗流 程的规范化建设,对该类患者进行必要的主客观功能检查及针对性、个体化治疗,对各类嗅觉和味觉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咽喉、头颈颌面外科:

我科常规开展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下咽癌手术、颈分区清扫术、头颈部修复重建术、咽喉部游离和带蒂组织修复术、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食道异 物取出术、喉气管狭窄成形术、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喉显微外科手术等。甲状腺手术每年已达400余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气管 食管沟淋巴结转移者的手术治疗符合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对于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下咽及食管或颈部血管等邻近结构者均能通过部分喉切除、气管袖状切 除、颈部血管切除与修复等使甲状腺癌患者得到根治。即将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肿物手术治疗,实现甲状腺肿物微创治疗。

鼾症治疗:

耳鼻喉科进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90%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是由于上呼吸道的阻塞造成,从学科上来讲,发生 阻塞的咽腔、鼻腔等上呼吸道部位属于耳鼻喉科的解剖学范围,除了采用持续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以外,耳鼻喉科可以利用学科优势,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解决呼吸 暂停的问题,这样的手术包括H-UPPP,射频消融,扁桃腺消融或者切除,舌根部手术以及鼻腔手术等,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患者 患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有的放矢,真正的针对患病的个体特殊情况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方法标本兼治,从而彻底解决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痛苦。

电子喉镜检查:

专用于检查喉部疾患的一种仪器,通过喉镜和电视摄像机观察喉腔和声带动态的变化。检查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只需几分钟的操作时间,可以查出声带小 结、声带息肉、声带粘膜下囊肿、声带麻痹、功能性发音障碍及早期喉癌等疾病。我科从1989年开始应用至今,已检查和诊治了7000多例病人,他们都得到 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频闪喉镜不仅可以检查喉部,且可以在电视影屏下选择性的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

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术:

各种部分喉切除术近百例,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留了患者发声功能。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丧失语言能力,从而带来了心理、生理上的痛苦,以及社会及经济方 面的严重后果。我科应用BlomSinger发音重建术,帮助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重新说话,为患者解除了痛苦。该术具有方法简单、不断创新、成功率高、发音 恢复早且发音清晰、音量大和声时长等特点,故可作为无喉病人发音恢复选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我科开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通过面神经电生理检查,监测患者面神经麻痹的病情变化,可以使患者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目前已开展乳突进 路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吻合术、面神经缺损移植修复术,面神经肿瘤切除术等术式。对于中耳炎、颞骨骨折、面神经断裂伤、颅外段面神经肿瘤等病因引起的面神 经麻痹均可提供有效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