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国家名老中医王燮荣学术传承项目汇报会在我院举行

时间:2014-05-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5日,国家名老中医王燮荣学术传承项目“针刀—整脊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传承研究”汇报会在我院举行,图为仪式现场。

  新华网消息:6月5日,国家名老中医王燮荣学术传承项目“针刀—整脊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传承研究”汇报会在我院举行。这个项目预计2016年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并推广应用。

  仪式现场,项目主要负责人、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乔晋琳介绍项目内容及进展情况;世界中医药联合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振吉对国家中医药名医名家传承工作做了顶层论述。来自来自我院乔晋琳、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张秀芬、北京电力医院蔡军、我院丁宇、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权伍成等五位中医针刀学专家向王燮荣教授递交并宣读拜师帖,正式成为王燮荣教授的弟子。王燮荣随即宣读师训寄予希望。

  “通过对名老中医王燮荣教授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结合人体生物力学知识的‘脊柱内外平衡’理论的新学说的传承,挖掘整理其独特的基础思辨理论,体现‘针刀—整脊’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实现特色技术的传承。希望课题组认真学习领会,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任务,将王老的宝贵经验继承并发扬光大,形成更高层次的针刀诊疗规范。”我院院长殷明说。

  王燮荣老专家长期从事脊柱病治疗研究,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他提出“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和软组织损伤“三大病例环节”理论,发明了“王氏整脊手法”“针刀-整脊-药物”三联疗法,并创造性地提出“针刀医学”和“脊柱医学”的新理念。上世纪90年代,时任门诊部主任的王燮荣将针刀疗法引入我院,率先在军队医院开展了针刀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为当代针刀诊疗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重大贡献。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王燮荣教授极大推动了针刀诊疗的学术发展,成为继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之后的领军专家。其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会长、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全军针刀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等学术职务。

  2011年,“王燮荣针刀名医工作室”在我院挂牌开诊。4年来,共治愈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病患者5万余例,并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针刀—整脊”人才。

  活动现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振吉、副秘书长徐春波,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办主任陶有青、我院院长殷明、政委杨明建等领导参加汇报会。

  五位中医针刀学专家正式成为王燮荣的师传弟子,其中一位弟子代表向王燮荣教授敬献礼物。毛宇 摄

  五位中医针刀学专家正式成为王燮荣的师传弟子,其中一位弟子代表向王燮荣教授敬献鲜花。李朋芳 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