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从心出发 创优质护理品牌

时间:2014-05-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当走进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你也许恰巧看到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一部“预防跌倒/坠床宣教片”。可是你肯定不知道,这部短片从策划到拍摄都是由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伟红、护士长叶珍红牵头完成的,它不仅获得了版权认证,也成为医院关爱患者、拓展护理内涵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它更影响和激励着更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创新服务,为医院创建优质护理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另一部由医院护理部策划的视频短片“围手术期宣教视频”已经拍摄完成,医院护理部还在策划一部“患者入院/出院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短片,护理团队中创新服务的氛围已经形成。

  开展品管圈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让患者受益的亮点工作只是医院践行优质护理的一个环节。多年来,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一直以严谨的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从2013年起,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和服务品牌,该院护理部积极推进优质护理内涵建设,创新护理模式,从心出发,推出100多项创新举措,完善优质护理的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人才队伍扩容 护士“坐堂”开门诊

  2008年,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开设PICC门诊。PICC是目前最先进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它是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留置7天至1年时间,PICC护理可以为非住院期PICC置管患者提供连续、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医院针对吴江及周边地区患者需求的增加,开设了护理专科门诊。

  今年5月,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将增设糖尿病护理、腹透护理、产科护理等三个护理门诊,该院护理门诊增至4个,这也成为2014年该院护理部的一项重要亮点工作,护理团队中更多的精兵强将走进门诊室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

  据了解,2014年,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再上台阶。全院护士已经达到600多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0人,主管护师133人,护师229人,护士229人;本科以上学历196人,其中一人为硕士研究生。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预防、康复护理、术后保健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患者在治疗或康复过程中所呼吁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患者以及出院后仍需长期护理的康复期患者,护理门诊的专科护理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此前,这类患者只能定期到医院的病区做护理或者咨询,效率较低,同时打扰病区护士的正常工作。医院正是从患者所需出发,用心服务,从护理部精选了一批专业性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定期坐堂为患者提供护理门诊服务。

  专科护士进社区

  科研质量提升 转型“专家型”护士

  从2013年开始,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就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去年,该院护理部推出的15个护理科研课题,6个通过吴江区级立项,而全院共有14个科研课题立项,护理部已经占到半壁江山。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在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医护环境中,护理科研也成为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科研不仅为护理拓展了更广阔的平台,也给护理团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该院护理部积极探索和创新,主动、自觉且有计划地开展科研课题设计,努力使护理科学研究活动反哺临床,提升护理整体水平。

  今年,护理部又推出了11项科研课题。该院副院长徐东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医院护理科研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介绍,相比去年的科研开题报告,今年护理部在课题设计上更加全面、成熟,在内容上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更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这不仅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也证明了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更开阔、创新意识与实践性贴合得更紧密,这些出自临床又将反哺临床的科研课题,对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小专利表关爱 华丽变身“发明家”

  怎样更方便地使用操作仪器?怎样让患者更舒适一些?在日常工作中,该院护理部的一线护士们不仅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护理服务工作,还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探索一些方便患者、方便护理操作的发明创造。

  临床带教

  2013年,该院内分泌科护士徐月兰的《一种胰岛素笔专用储存操作车》,胸外科朱红的《一种污秽物收纳装置》,五官科叶珍红的《自助滴眼罩》获得国家专利,神经外科李晨红、王萍、费培利的《可控式气道湿化装置》也在今年通过国家专利的认证。

  “护士职业不仅仅意味着工作量大、夜班多,还必须要增强内在的主动服务意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扩展优质护理的内涵。”徐东风介绍说,这些小小的专利发明正是护理团队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智慧与爱心凝炼而成的。

  今年,护理部的一线护士们从细节处入手,已经有16项发明正在申请专利。《一种便于透气的医用U型枕》、《一种新生儿腹部按摩仪》、《带座椅的手推车》、《一种伤口保护裤》、《一种早产儿蓝光帽》等,来自医院各个科室的护士都尽心用自己的智慧为患者减轻伤痛或是便于患者康复贡献一份力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充分发挥医学职能,为消防、武警官兵普及急救知识

2014年5月14~16日下午,在我院工会的组织下,急诊科、文化办等一行4人来到了吴江消防大队、盛泽消防分队、吴江武警部队进行了为期三个半天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是我院工会结合医院的职能,按照2014年的拥军计划安排的系列活动。根据吴江区双拥办的安排,我们此次的活动对象是吴江消防大队、盛泽消防分队和吴江武警部队,分别为那里的官兵进行了急救知识的现场培训和指导。 培训课上,急诊科王任龙主任、金东林医师、周君医师首先介绍了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并向他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常见创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等;其次,为了使官兵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急诊科的医师们在现场为他们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指导官兵们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操作练习,手把手的为官兵纠正动作,直到做出标准的心肺复苏操作。消防和武警官兵们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作好笔记,边操作,边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此次活动消防、武警官兵受益颇多,武警部队的指导员说:武警、消防部队时时面对各类抢险救灾任务,为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在面对灾难时及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自身安全成为消防武警官兵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此次讲座获得官兵们的欢迎,他们表示,通过讲座既提高了院前急救意识,也进一步掌握了急救方法,为今后更好地救助他人、保护自己提供了有益帮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头上长脓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腊梅
回答: 头上长脓包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光疗等方式治疗。头上长脓包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疖肿、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头上长脓包初期可使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进行局部消毒,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消毒时需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从脓包边缘向中心轻柔擦拭,避免挤压导致感染扩散。每日消毒2-3次可帮助控制炎症发展,适合轻微红肿未破溃的脓包。 2、外用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这类药物能直接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皮肤致病菌,减轻红肿热痛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涂药物后覆盖无菌纱布,避免药物污染衣物。 3、口服药物 当脓包伴随明显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这类药物通过全身作用控制感染,适用于多发脓包或伴有全身症状者。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完成规定疗程以防耐药性产生。 4、切开引流 体积较大、有波动感的成熟脓包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术。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做小切口排出脓液,彻底清创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创面清洁,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该方式能快速缓解胀痛并促进愈合。 5、光疗 反复发作的头部脓包可尝试红蓝光治疗,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组织再生作用。每周2-3次照射可调节皮脂分泌,改善毛囊堵塞情况,特别适合与脂溢性皮炎相关的慢性病变。治疗期间需注意眼部防护,避免光敏感反应。 保持头部清洁是预防脓包复发的关键,建议每日用温和洗发水清洗,避免抓挠或挤压皮肤。选择透气性好的梳子减少头皮摩擦,油性发质者可每周使用1-2次含硫磺成分的药用洗剂。饮食上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皮肤修复。若脓包反复发作或伴随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系统性疾病。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