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人民医院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调养

时间:2011-06-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在国内肝硬化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引起,在国外主要为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饮食同样也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如蛋、奶、鱼、瘦肉和豆制品;补充含糖食物或水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类可补充维生素等缺失或不足。

  绝对禁酒和刺激性食物。胆汁性肝硬化应禁食肥腻多脂和高胆固醇食物;有腹水时应忌盐或低盐饮食;肝昏迷时,应禁食高蛋白物质;食道静脉曲张时应忌硬食,给流质或半流质;消化道出血时应暂时禁食,以静脉补充营养。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少年营养不足与情绪

儿童和成人所需要的营养数量并不是技体重比例计算的。儿童所需营养量的比例也与成人的比例不同。青少年摄取食物,除了需要丰富热量外,由于发育时期身体组织长得快,人体还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此外像钙、铁和各种维生素,按体重比例计算,也都比成人需要量大,尤其要注意补给足够的维生素A以助生长发育。在摄取食物时,可让孩子多吃鸡、动物肝脏、蛋、蔬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儿童所需的养分。 孩子的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稳定而愉快的情绪是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抑郁、忧愁、紧张都会引致疾病。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在进食时没有胃口,其原因是在餐前每多吃零食,如饼干、汽水饮品。蛋糕之类的东西,而且毫无限制。所以到了吃正餐时间,就是美味佳肴也吃不下。如果经常在饭前摄入大量热量高,而没有营养价值的零食,长期下去可能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和营养不足。 根据医学界研究,青少年发生情绪不安定,没有耐心,或容易发脾气等现象,很多情况不属于精神方面发生障碍,而是因为营养不足。解决的办法是限制吃零食,改善饮食结构。只要营养充足,孩子的精神状态及情绪定会改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竹笋有什么好处
王志学
回答: 适量吃竹笋有助于补充膳食纤维、促进消化、控制体重、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等。竹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钾、磷等营养素,适合多数人群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 1、补充膳食纤维 竹笋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每100克鲜竹笋约含2-3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预防便秘,同时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竹笋中的膳食纤维以不溶性为主,适合胃肠功能正常的人群食用。 2、促进消化 竹笋含有天然植物多糖和低聚糖,这些成分可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竹笋中的蛋白酶抑制剂经加热后会失活,适当烹煮后的竹笋更易消化。建议将竹笋切薄片或切丝后充分加热,有助于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控制体重 竹笋热量较低,每100克仅含20-30千卡,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食用竹笋可增加食物体积,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竹笋中的苦味成分竹笋皂苷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酶活性帮助控制体重,适合需要体重管理的人群适量食用。 4、调节血脂 竹笋中的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可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竹笋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活性,辅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高血脂人群每周食用2-3次竹笋,每次100-150克为宜。 5、增强免疫力 竹笋含有的锌、硒等微量元素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竹笋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竹笋中的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建议免疫力低下者将竹笋与菌菇类食材搭配食用。 竹笋需彻底煮熟后食用,避免生食导致草酸钙结晶刺激消化道。胃肠功能较弱者应控制单次食用量,建议从50克开始尝试。竹笋中嘌呤含量中等,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暂时避免食用。选购时选择笋节紧密、切口新鲜的竹笋,烹饪前用清水浸泡或焯水可减少涩味。日常可将竹笋与肉类、菌菇或豆制品搭配,既能提升鲜味又可均衡营养。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