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12月20日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举办周五大讲堂

时间:2013-12-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12月20日14:00~15:30

  地点:邵逸夫医院门诊三楼南区教室

  内容:胰岛素注射工具介绍

  主讲人:糖尿病专科护士 袁红娣

  现场免费提供指血糖监测1次

医院动态

更多 >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及时治疗防止关节变形致残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郭丽丽 本报讯 陈先生多日来深受手指、脚趾关节肿痛所累,跑了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都被诊断为“痛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并没有缓解。他赶紧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找到了张新华副主任医师。经检查,陈先生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 张医生表示,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关节会变形,残毁率较高。 脚趾肿痛竟是银屑病作祟 最近1个月,42岁的陈先生一直被左手小指远节关节肿痛困扰。半月前,就连右侧第三足趾也出现了红肿痛的症状,陈先生这下可淡定不了了。 陈先生先后去过多家医院的骨科、内科就诊,查了多次血尿酸都偏高,医生都诊断为“痛风”。但是,接受了一段时间“通风”对症治疗,陈先生的症状并没有好转。随后,陈先生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张新华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陈先生的手指,并耐心询问病史。“你是不是有牛皮癣?”张医生问。 “15年前,我就有牛皮癣了,难道关节痛和牛皮癣有关系?”说着,陈先生撩起了自己的上衣,胸腹部皮肤可见片状红斑、鳞屑。 “你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因为你是单个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肿痛,而且手指看上去像腊肠,是比较典型的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可呈轻微非毁损性单关节炎,也可能发展迅速而出现毁损性多关节炎并出现骨溶解和关节强直。 “银屑病关节炎在治疗上要比单纯的银屑病更加积极,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关节会变形,若不及时治疗,残毁率较高。”张医生说。 当心指甲顶针样凹陷 “银屑病患者有炎性关节炎表现就可以诊断。”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占总银屑病例的0.69%,其中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的约占75%,皮疹和关节炎同时出现的占10%~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约占10%。但与成人患者不同,超过50%青少年关节炎表现早于银屑病皮疹,以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为首发多见。 张医生继续说,银屑病皮肤病变的程度与关节病变严重性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指(趾)甲病变是银屑病可能发展为银屑病关节炎的重要临床表现。“约80%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甲病变为20%,指甲顶针样凹陷是银屑病关节炎的特征变化。” 此外,银屑病关节炎还有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是 “腊肠指(趾)”,又称指(趾)炎,一般不对称,压之没有弹性,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足趾的全指(趾)的弥漫性肿胀,可能与屈肌腱鞘炎相关,对诊断银屑病关节炎有一定特征性。 提醒 银屑病关节炎易误诊 由于临床医师对银屑病关节炎重视不够,即使是皮肤科或风湿科专科医生也会出现误诊或漏诊,而对于哪些银屑病关节损害比皮肤损害出现早的患者,常就诊于骨科、外科等非专科,就更容易误诊了。 张医生解释,急性发作的银屑病关节炎往往表现单个或几个关节不对称性红肿痛,极易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混淆,但前者会长时间持续存在,后者一般3-5天后能自行缓解。部分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类似,诊断时需要加以鉴别。 如果有如下特点的关节炎病人可能提示银屑病关节炎:1)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2)银屑病家族史;3)远端指间关节受累;4)明显的指甲改变,如小坑、纵嵴;5)肌腱端炎、腊肠指(趾)伴寡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治疗要全面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应兼顾治疗关节炎和银屑病皮损,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持关节功能和预防和阻止关节骨质破坏,同时减轻或消除皮肤损害。”张医生说,除了传统的非甾类抗炎药及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慢作用药以外,最近几年多种生物制剂开始用于其治疗, 它们通过阻断T细胞信号传导, 或阻断参与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而发挥作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改善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肤和关节症状方面已显示出卓越疗效, 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都显示其有较高的安全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唐筛没过的原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唐筛没过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孕妇年龄偏大、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唐筛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特定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一种筛查方法。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病史,如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可能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唐筛结果可能显示高风险。建议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 2、孕妇年龄偏大 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会明显增加。高龄孕妇唐筛高风险的概率较高,通常建议直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 3、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会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这些染色体异常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等症状。确诊需要依靠绒毛取样、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 4、孕期感染 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受损,影响唐筛指标的准确性。这些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等问题。孕期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产检。 5、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发育不良、胎盘早剥等情况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胎盘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问题。孕期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功能。 唐筛只是筛查手段,不是确诊依据。唐筛高风险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低风险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建议唐筛未通过的孕妇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钙、铁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