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及时治疗防止关节变形致残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郭丽丽 本报讯 陈先生多日来深受手指、脚趾关节肿痛所累,跑了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都被诊断为“痛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并没有缓解。他赶紧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找到了张新华副主任医师。经检查,陈先生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 张医生表示,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关节会变形,残毁率较高。 脚趾肿痛竟是银屑病作祟 最近1个月,42岁的陈先生一直被左手小指远节关节肿痛困扰。半月前,就连右侧第三足趾也出现了红肿痛的症状,陈先生这下可淡定不了了。 陈先生先后去过多家医院的骨科、内科就诊,查了多次血尿酸都偏高,医生都诊断为“痛风”。但是,接受了一段时间“通风”对症治疗,陈先生的症状并没有好转。随后,陈先生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张新华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陈先生的手指,并耐心询问病史。“你是不是有牛皮癣?”张医生问。 “15年前,我就有牛皮癣了,难道关节痛和牛皮癣有关系?”说着,陈先生撩起了自己的上衣,胸腹部皮肤可见片状红斑、鳞屑。 “你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因为你是单个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肿痛,而且手指看上去像腊肠,是比较典型的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可呈轻微非毁损性单关节炎,也可能发展迅速而出现毁损性多关节炎并出现骨溶解和关节强直。 “银屑病关节炎在治疗上要比单纯的银屑病更加积极,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关节会变形,若不及时治疗,残毁率较高。”张医生说。 当心指甲顶针样凹陷 “银屑病患者有炎性关节炎表现就可以诊断。”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占总银屑病例的0.69%,其中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的约占75%,皮疹和关节炎同时出现的占10%~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约占10%。但与成人患者不同,超过50%青少年关节炎表现早于银屑病皮疹,以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为首发多见。 张医生继续说,银屑病皮肤病变的程度与关节病变严重性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指(趾)甲病变是银屑病可能发展为银屑病关节炎的重要临床表现。“约80%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甲病变为20%,指甲顶针样凹陷是银屑病关节炎的特征变化。” 此外,银屑病关节炎还有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是 “腊肠指(趾)”,又称指(趾)炎,一般不对称,压之没有弹性,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足趾的全指(趾)的弥漫性肿胀,可能与屈肌腱鞘炎相关,对诊断银屑病关节炎有一定特征性。 提醒 银屑病关节炎易误诊 由于临床医师对银屑病关节炎重视不够,即使是皮肤科或风湿科专科医生也会出现误诊或漏诊,而对于哪些银屑病关节损害比皮肤损害出现早的患者,常就诊于骨科、外科等非专科,就更容易误诊了。 张医生解释,急性发作的银屑病关节炎往往表现单个或几个关节不对称性红肿痛,极易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混淆,但前者会长时间持续存在,后者一般3-5天后能自行缓解。部分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类似,诊断时需要加以鉴别。 如果有如下特点的关节炎病人可能提示银屑病关节炎:1)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2)银屑病家族史;3)远端指间关节受累;4)明显的指甲改变,如小坑、纵嵴;5)肌腱端炎、腊肠指(趾)伴寡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治疗要全面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应兼顾治疗关节炎和银屑病皮损,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持关节功能和预防和阻止关节骨质破坏,同时减轻或消除皮肤损害。”张医生说,除了传统的非甾类抗炎药及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慢作用药以外,最近几年多种生物制剂开始用于其治疗, 它们通过阻断T细胞信号传导, 或阻断参与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而发挥作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改善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肤和关节症状方面已显示出卓越疗效, 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都显示其有较高的安全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是什么原因
张向宁
回答: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可能与肛裂、牛奶蛋白过敏、肠道感染、肠套叠、消化道畸形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肛裂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可能是肛裂导致的。宝宝排便时肛周皮肤撕裂会引起少量出血,血液混入大便中可造成隐血试验阳性。家长需检查宝宝肛门是否有裂口,表现为排便时哭闹、肛周皮肤红肿。日常可用温水清洗肛周并涂抹红霉素软膏,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2、牛奶蛋白过敏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哺乳期母亲摄入牛奶或奶制品后,过敏原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出血。常伴有湿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母亲需严格回避牛奶及奶制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3、肠道感染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可能是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引起。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导致炎症和出血,常见轮状病毒、沙门氏菌感染。多伴随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并注意预防脱水。 4、肠套叠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需警惕肠套叠可能。肠管套叠会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出现果酱样大便和阵发性哭闹。这是儿科急症,家长发现宝宝有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时须立即就医,可能需要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 5、消化道畸形 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可能与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先天性疾病有关。畸形部位黏膜脆弱易出血,可能反复出现血便。需要通过超声、核素扫描等检查确诊,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家长发现宝宝长期大便隐血阳性时应及时就诊排查。 家长发现母乳宝宝大便隐血阳性时,应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敏原。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按医嘱复查大便常规,观察隐血变化情况。若宝宝出现精神差、拒奶、腹胀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奶具消毒,避免肠道感染。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