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月9日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病友会

时间:2014-03-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邵逸夫医院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疗团队,为了庆祝下沙院区成功开设炎症性肠病专病病区,特地举行病友会健康讲座。

  讲座主题:携手你我,共赢健康——邵逸夫医院炎症性肠病病友会

  活动时间:3月9日09:00—12:00

  活动地点:邵逸夫医院二楼报告厅“

  讲专家: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曹倩、赵渊博士,营养科冯丽君主任

  医院特邀请了南京军区总医院朱维铭教授就病人非常关心的手术及营养治疗问题,进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欢迎广大病友参加。

医院动态

更多 >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手足关节肿痛多日 竟是被银屑病盯上 及时治疗防止关节变形致残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郭丽丽 本报讯 陈先生多日来深受手指、脚趾关节肿痛所累,跑了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都被诊断为“痛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并没有缓解。他赶紧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找到了张新华副主任医师。经检查,陈先生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 张医生表示,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关节会变形,残毁率较高。 脚趾肿痛竟是银屑病作祟 最近1个月,42岁的陈先生一直被左手小指远节关节肿痛困扰。半月前,就连右侧第三足趾也出现了红肿痛的症状,陈先生这下可淡定不了了。 陈先生先后去过多家医院的骨科、内科就诊,查了多次血尿酸都偏高,医生都诊断为“痛风”。但是,接受了一段时间“通风”对症治疗,陈先生的症状并没有好转。随后,陈先生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张新华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陈先生的手指,并耐心询问病史。“你是不是有牛皮癣?”张医生问。 “15年前,我就有牛皮癣了,难道关节痛和牛皮癣有关系?”说着,陈先生撩起了自己的上衣,胸腹部皮肤可见片状红斑、鳞屑。 “你很可能得了银屑病关节炎。因为你是单个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肿痛,而且手指看上去像腊肠,是比较典型的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可呈轻微非毁损性单关节炎,也可能发展迅速而出现毁损性多关节炎并出现骨溶解和关节强直。 “银屑病关节炎在治疗上要比单纯的银屑病更加积极,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关节会变形,若不及时治疗,残毁率较高。”张医生说。 当心指甲顶针样凹陷 “银屑病患者有炎性关节炎表现就可以诊断。”张医生介绍,银屑病关节炎占总银屑病例的0.69%,其中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的约占75%,皮疹和关节炎同时出现的占10%~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约占10%。但与成人患者不同,超过50%青少年关节炎表现早于银屑病皮疹,以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为首发多见。 张医生继续说,银屑病皮肤病变的程度与关节病变严重性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指(趾)甲病变是银屑病可能发展为银屑病关节炎的重要临床表现。“约80%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甲病变为20%,指甲顶针样凹陷是银屑病关节炎的特征变化。” 此外,银屑病关节炎还有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是 “腊肠指(趾)”,又称指(趾)炎,一般不对称,压之没有弹性,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足趾的全指(趾)的弥漫性肿胀,可能与屈肌腱鞘炎相关,对诊断银屑病关节炎有一定特征性。 提醒 银屑病关节炎易误诊 由于临床医师对银屑病关节炎重视不够,即使是皮肤科或风湿科专科医生也会出现误诊或漏诊,而对于哪些银屑病关节损害比皮肤损害出现早的患者,常就诊于骨科、外科等非专科,就更容易误诊了。 张医生解释,急性发作的银屑病关节炎往往表现单个或几个关节不对称性红肿痛,极易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混淆,但前者会长时间持续存在,后者一般3-5天后能自行缓解。部分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类似,诊断时需要加以鉴别。 如果有如下特点的关节炎病人可能提示银屑病关节炎:1)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2)银屑病家族史;3)远端指间关节受累;4)明显的指甲改变,如小坑、纵嵴;5)肌腱端炎、腊肠指(趾)伴寡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治疗要全面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应兼顾治疗关节炎和银屑病皮损,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持关节功能和预防和阻止关节骨质破坏,同时减轻或消除皮肤损害。”张医生说,除了传统的非甾类抗炎药及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慢作用药以外,最近几年多种生物制剂开始用于其治疗, 它们通过阻断T细胞信号传导, 或阻断参与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而发挥作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改善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肤和关节症状方面已显示出卓越疗效, 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都显示其有较高的安全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